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2 . 下图为20世纪50年代我国粮食产量和收购量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我国农业
A.粮食产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B.生产关系变革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C.体现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性
D.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历史性变革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中国的反动阶级及其外国的主子们长期盘踞在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使得城市中的反动势力十分强大。几千年的农业社会,使得城市中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虽然市民比较普遍,但生产和经营基本都以家庭为主,思想极其狭隘。革命要想发展,必需重视对落后的农村的改造,必需充分团结好农民阶级。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材料二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材料三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复兴之路》解说词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的分析及开辟的革命道路。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8-1965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特点及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的“社会变革”及其巨大成就。
2022-01-25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是中国经济建设的宣传画,它最有可能出现在
A.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
5 . 1956年7月,1956年7月,陈云在全国商业、农产品采购厅和供销合作社主任会议上指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业务部门的普遍缺点是…作出来的决议往往带有片面性”,“我们要把资本家请来当'反对派',专门同我们'抬杠',越""抬杠',工作就可能做得越好”。陈云的这一主张
A.有利于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B.有助于加快社会变革的进程
C.适应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D.有利于我国走市场经济道路
2022-01-19更新 | 383次组卷 | 10卷引用: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957年,毛泽东说:“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1961年他接见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时说:“如何搞社会主义还要积累经验,苏联、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经验,我们都愿意接受。”这反映了
A.意识形态对抗不复存在B.经济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C.国家建设需要全球视野D.我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2021-12-02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校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据新华社报道,2021年1月14日,“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我国第三套人民币——元钱上的标志性人物梁军在黑龙江哈尔滨逝世,享年90岁。下图是梁军登上第三套人民币的场景,该场景反映了当时
A.人们参与恢复国民经济的热情B.“双百”方针对文人画的深刻影响
C.妇女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主力军D.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
8 . 1962年,高等工业学校教学工作会议召开,出台《教育部关于直属高等工业学校修订教学计划的规定(草案)》,对高等工业学校的教学大纲、计划、教材等进行了修订。这一草案的出台旨在
A.推动“一五”计划的实施B.扩大教育的发展规模
C.落实教育“大跃进”方针D.适应国家的经济调整
2021-11-11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中国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的发展到注重质量
C.中国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总是发生变化D.中国适应了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10 . 1960 年 11 月,中央下达了《紧急指示信》,其中明文规定:“有领导、有计划地恢复农村集市,活跃农村经济”。另外,据估计,1961 年至 1962 年,当时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约占 20%。这些现象反映当时中国(     
A.经济体制改革已初现端倪B.在严峻形势下对政策的局部调整
C.已经摆脱了苏联模式制约D.国民经济形势已经得到基本好转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