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从1958年到1983年,人民公社行使过去乡镇人民政府的职权,公社干部成为国家干部。在实践中,人民公社逐渐形成三级体制:人民公社下辖生产大队,成立大队管理委员会,设大队长、副大队长、保管员、出纳员等;大队下辖生产队,设立队务委员会。由此可见,人民公社体制(     
A.巩固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B.孕育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萌芽
C.具有政治与经济合一的特点D.照搬了苏联社会主义农业体制
2 . 1956—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既取得伟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又曾发生过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那样的“左”倾错误。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概括为(       
A.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B.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C.新中国工业化建设起步D.社会主义建设在创新中引领潮流
2023·北京怀柔·三模
3 . 总路线是党和国家在某个历史阶段指导全盘的基本准则,是制定各方面具体工作路线和政策的总依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2年9月,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想法,12月,形成了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完整准确表述。这条总路线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法律的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作为全国人民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8年5月5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正式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5月29日,《人民日报》的社论指出:“在党的路线已经确定以后,全党的任务,全国人民中一切积极分子的任务,就是贯彻执行这条路线,把总路线的红旗插遍全国,使总路线的灯塔照耀全国人民的一切工作。”

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是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继续和发展,是根据我国国情制定的一条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三条路线中任选两条,说明其提出的背景和影响。
2023-05-25更新 | 125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1958年1月,毛泽东提出各地的工业产值要在几年内超过农业产值。6月,中央又在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协作区的基础上,提出各协作区要尽快建立起大型工业骨干和经济中心。党中央此举意在(     
A.调整“大跃进”运动期间国民经济比例B.促使中共八大的举措成功付诸实践
C.利用计划经济体制来协调各地的矛盾D.大办地方工业协助国家实现工业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62年5月,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在1961年已经精简职工800多万人的基础上,1962年和1963年两年内再精简职工1000万人以上。这一举措的直接目的是(     
A.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B.缓解城市粮食供应紧张状况
C.维持当前的国民经济结构D.保障国家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我国建成的工业中心的分布示意图。对此阶段工业建设的认识正确的是(     
A.在东南沿海地区充分发展基础上延伸
B.改变了50年代重点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C.以加强国防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
D.开创西南西北地区现代工业发展的先河
2022-09-05更新 | 726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有关统计,1958年一年中全国性学术会议达500多次,学术论文和报告也达200,000篇,都超过以往任何一年。此现象
A.体现了教育对科学研究的促进B.是借鉴苏联经验的结果
C.反映社会局势对学术界的影响D.说明我国科技发明显著
9 . 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但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而且还损害了党的建设。造成这一错误的根本因素是
A.“左”倾错误的泛滥B.经济建设经验的缺乏
C.国际环境的恶化D.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