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年探索时期(1956-196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62年,中共中央在出台的“农业十六条”中明确提出,农业生产实行“三包一奖制”(包产、包工、包成本),要求“责任到组、责任到人”,并逐渐出现了包产到户这一较受欢迎的生产责任制形式。这一举措旨在(     
A.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转型B.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支持
C.应对严峻的经济困难局面D.完善多种所有制的经济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共八大上,陈云、刘少奇、周恩来的报告和八大决议都指出“允许个体经济和分散经营作补充”;而八大通过的党章又把消灭资本家和个体劳动者“私有制残余”当作最终建成社会主义的标志。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当时部分国家领导人对计划经济体制发生怀疑
B.中共八大在所有制问题上存在相互矛盾的说法
C.中共八大探索改良型计划体制以建设社会主义
D.中共八大突破了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
2023-11-29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造成灾难的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那种浪漫主义的想法,以为把人民巧妙的组织起来,便能增加生产力,精神比经济因素对生产更有效力。基于这种认识,中共当时(     
A.建立生产合作社B.发动“大跃进”运动
C.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D.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4 . 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十年,以下词汇最能全面反映该时代特点的是(     
A.人民公社、外交政策、农业合作化
B.“一大二公”、“大跃进”、“一五”计划
C.开国大典、公私合营、三大改造
D.中共八大、大炼钢铁、“八字方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0年12月,毛泽东会见美国人斯诺时说:“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S形。”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正是走了S形。这一时期“走弯路”的突出表现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中共八大的召开
C.开展“大跃进”运动D.“八字方针”的提出
2023-07-2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楚雄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中共八大成为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主要是因为(  )
A.提出 1958 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B.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
C.科学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D.提出社会主义改造
2023-07-20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1957年12月25日,在中共上海市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第一书记柯庆施作了《乘风破浪,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新上海》的报告,这篇慷慨激昂的发言,令广大的社员心潮澎湃、热血沸腾。1958年12月17日,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向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致敬电:“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共产主义的美好理想照亮了我们的心”。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公社干部群众热情有余而理智不足B.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为
C.上海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效显著D.广大人民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023-06-0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58年4月8日,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的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这说明(     
A.人民公社化运动由此开始B.农业合作社不适合农业发展
C.所有制形式发生根本变化D.党中央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2023-06-06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兴教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62年,邓小平针对怎么恢复农业生产的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实行包产到户的思想。这一思想(     
A.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C.适应了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D.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56年初,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1956年4、5月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6年4月,毛泽东首次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由此可知,党中央的政策主要是为了(     
A.加快实现科技的自立自强B.使文学艺术呈现繁荣景象
C.快速迈入国家历史新纪无D.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