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年画与时代发展

材料一   年画作为民俗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通过点、线、面、色等的巧妙组合,反映了民众的文化心理、审美观。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民众的审美情趣以红为美,以大为美,以对称为美,以规范为美,这都充分体现于年画艺术特色上。在农村,吉祥的含义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祝愿、期望、赞赏和歌颂的多种意思。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幅年画

依据材料和所学,以“时代发展与女性形象变化”的某一侧面,拟定一个主题,进行解读。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4-05-14更新 | 13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 . 对下列三幅图片所示的内容,解读准确的是(     
   
A.中国汽车制造业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B.中国工业化建设在多个行业取得了巨大进步
C.中国在两极格局下实现了科学技术突破发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2023-08-02更新 | 244次组卷 | 9卷引用:2024年1月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宣传画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发挥着“时代镜像”的重要功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幅或从整体上解读历史信息,自拟题目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1-29更新 | 26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江西卷)(15+4模式)-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1963年我国人口出生率统计表

年份出生率(‰)年份出生率(‰)年份出生率(‰)
194936.00195437.97195924.78
195037.00195532.60196020.86
195137.80195631.90196118.02
195237.00195734.03196237.01
195337.00195829.22196343.37

——据《中国统计年鉴》(2016)


依据上表,绘制一幅中国人,口出生率变化趋势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加以解读。(要求:制图规范,须明示材料中的主要历史信息。)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体育与外交

新中国体育大事记

年份事件
50年代1950年,新中国的第一个体育代表团应邀访问苏联;同年,新中国接待了第一个苏联体育代表团1953年,国际乒联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乒协入会;同年,新中国第一次参加世界锦标赛,乒乓球比赛成了新中国对外交往的一个窗口。
1954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了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的合法地位。由于国际体育组织中有人制造“两个中国”,中国宣布退出国际奥委会。
60年代1962年,中国第一次向非洲国家加纳派出了援外教练组,并承担了援助建设体育场馆和其他体育设施的任务1966年,参加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
70年代1971年,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中国乒乓球队相继访问阿联酋、古巴、智利、加拿大70年代末,国际奥委会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
80年代以来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二十三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健儿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1990年,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
2008年,举办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2015年,获得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解读我国“体育外交”70年历程。
6 . 对下表中我国外交政策解读正确的是
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20世纪60年代“两条线”(既反美又反苏,两个拳头打人)
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与美、日、欧合作,反对苏联霸权主义)
20世纪80年代“不结盟”(不依附于大国或国家集团,独立自主)

A.①建设睦邻友好的周边和平环境B.②外交重心是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C.③改善中国与欧美及日本的关系D.④政策调整根源于两极格局瓦解
7 . 1972年3月,日本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读卖新闻》上刊登了一则笑话,大致内容是:熊猫去美国/孩子问:不来日本吗?/妈妈答:佐藤(时任日本首相)靠不住,不行。对该笑话解读合理的是
A.日本社会希望改善对华关系B.中美两国已经正式建交
C.中国对日释放改善关系意愿D.日本政府改变外交方针
8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四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     )
A.在①阶段,中国打破了美苏对核技术的垄断
B.在②阶段,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
C.在③阶段,袁隆平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D.在④阶段,人工合成蛋白质时代开始到来了
9 . 1953—1957年,新中国实行了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劳动技术教育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短时间内基础教育实现了普及化
B.社会对专业人才需求得到了解决
C.我国教育在曲折中逐步发展起来
D.教育改革适应了经济建设的需要
10 . 下图是《人民日报》不同历史时期与援助有关的报道的占比柱状图。以下解读合理的是

A.60年代报道情况可能受“一边倒”政策的影响
B.70年代外国援华报道变化受中美建交的影响
C.80年代的变化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有关
D.从整体上看服务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主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