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0 道试题
1 .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据此判断邓小平发展经济的思路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C.最终达到共同富裕D.大胆吸收和借鉴资本主义文明成果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份学科训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8年5月11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光明日报》头版刊发。坚持“两个凡是”的人认为这是“砍旗”“丢刀子”。关键时刻,邓小平积极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至下半年,全国省级以上刊物发文650多篇,形成了全国范围内的争鸣局面。这次讨论(     
A.成为“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B.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C.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是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024-05-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1)上图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结合所学,说明其意义。

材料二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复兴之路》解说词

(2)为实现材料二中所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怎样重大的战略决策?

材料三   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习近平《开辟合作新起点谋求发展新动力》(2017年5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理念。

材料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
2024-01-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表: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单位:元)
年份197819801982
纯收入133.6191.3270.1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D.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2024-01-2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     
A.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C.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6 . 有学者指出,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阶段,使改革有了一个总的、明确的目标。这个“明确的目标”是指(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D.决定在深圳等地设立经济特区
2024-01-1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坚持道路自信是中共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国民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历经艰难,探索出了革命新道路,但是在一段时间里并没有被党中央认可和重视,反而遭到中央的点名批评。1930年6月9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主张城市中心论的李立三说:“在全国军事会议中发现了妨碍红军发展的两种障碍:一是苏维埃区域的保守观念,一是红军狭隘的游击战略。最明显的是四军毛泽东同志,他有整个的路线,他的路线完全与中央不同。”

——摘编自刘宝东《从城市到乡村——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国民革命失败后,关于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怎样的不同观点?

材料二   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了城市。……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

——1949年3月毛泽东作的报告

(2)材料二“城市到乡村”“城市领导乡村”是哪次会议提出的?指出其提出的时代背景。

材料三     到本年(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较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钢的产量为134.9万吨,……1952年国家财政收入为183.7亿元,支出为176亿元。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49年增长60%—120%,农民的收入也增长30%以上,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

(3)根据材料三,用一句话概括我国1952年底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概述党和国家为促使该经济状况出现所采取的具体经济措施。

材料四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1979年,中国农民以特有的首创精神奏响了改革的序曲。

——《复兴之路》解说词

(4)为实现材料四中所述的“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怎样重大的战略决策?中国农民的“首创精神”是怎么体现的?

材料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黝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5)依据材料五,概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2024-01-19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环城四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下图是国家博物馆知名新干年藏品——“入世槌”。它仅长32.3厘米,却是我国当代历史进程的重要见证。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多哈会议主席宣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用的木挺,其价值主要在于见证了(     
A.首批经济特区的设立B.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
C.深层次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D.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3年是改革开放45周年,某杂志设计了纪念特刊如下

版块史实
版块一:
改革开放的起点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版块二:
经济体制的探索
11980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
21983年,全国农村实行①______的生产队已经达到93%
3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增强企业活力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
4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②
版块三:
开放格局的形成
版块四:
综合国力的提升
1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22005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3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夺得世界超算冠军
42017年,“复兴号”高铁首发
52018年,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版块五:
理论建设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
(1)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中特刊版块二的信息①②补充完整;
(2)请为特刊版块三补充内容。(要求:写出两条内容必须与版块名称相吻合)
(3)请为特刊新增一个版块。(要求:有概括性的版块名称及两条相关内容)
2024-01-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该规定(     
A.全面打破了计划经济的束缚B.表明市场经济得到普遍认可
C.加速了企业所有制形式变革D.迎合了城市经济改革的需求
2024-01-1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