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从以下两幅反映新中国历史变迁的漫画中,可以判断小楚同学历史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A.从物资紧缺到供给充足B.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
C.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D.从对内改革到对外开放
7日内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黄冈中学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改革开放之初,“东南沿海优先发展”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1980年,国家开始全面建设深圳、珠海、厦门、汕头4个经济特区,外国资本和民间资本在东南沿海地区迅速聚集。这一战略旨在(     
A.改变国家工业的既有布局B.形成立体全面开放格局
C.适应新时代经济建设需要D.释放社会经济发展活力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8年6月,中国赴日经济代表团、赴港澳经贸考察组在向中央汇报时分别建议进口装配生产线,搞来料加工;靠近港澳的广东省宝安(即后来的深圳)、珠海两县改为省辖市,大力发展出口加工业。赴西欧五国考察团在汇报中指出西欧五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是科技进步,当前这些国家经济萧条,都愿意与中国发展贸易。中央经过讨论后决定,要联系我国实际,吸取国外经验教训,加快发展速度。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设想可以多一点,步子可以大一点。当年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步伐明显加快,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推动努力下,先后同西方发达国家签订了22个成套引进的项目合同,总投资额达130亿美元,其中包含了上海宝山钢铁厂的重点投资项目。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经济探索的有利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我国经济探索的意义。
2024-05-07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历史(湖北卷)-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村土地政策的变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精髓的体现。在大革命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与北洋军阀及列强之间的矛盾,中国共产党对农村农民土地的认识开始深化。进入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步认识到土地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根本,是关乎中国革命的关键,“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保障了农民的权益,扩大了革命的基础。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为了动员和调动一切阶级和力量,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使农民成为抗日战争的重要力量。在解放战争时期,为进一步维护农民利益,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瓦解了封建土地制度,使农民成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关键因素。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通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等文件进一步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一大二公”“大锅饭”的公社体制。并于1982年颁布首个中央一号文件,主要论述的是农业生产责任制,强调将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归集体,即坚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切实保护耕地和合理利用耕地,将经营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实现“两权分离”,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扩大了农产品的流通,使其惠及农民。

——摘编自孙玉滨《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发展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主革命时期我国土地政策的突出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后我党土地政策的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的积极影响。
2024-04-09更新 | 168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十堰市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本积累与工业化进程】

材料一   英美等西方国家工业化起步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往往伴随着殖民地扩张、奴隶贸易以及不平等交换,在完成工业化起步的同时,往往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无业工人,引发社会动荡和经济危机。二战后,日本工业生产不足30年代的一半,贸易发展停滞不前,通货膨胀盛行,经济秩序混乱……1948年,美国国会成立了1.5亿美元的“自然纤维周转资金”,资助日本发展纺织业生产;通过“美元对等资金”向日本贷款8.6亿美元;1954——1955年提供了2.16亿美元的贷款;1958年通过世界银行向日本提供了2.5亿美元贷款……此外,美国私人资本也大量涌入日本,成为日本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保证了农村经济剩余不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占有,保证了农村剩余最大限度留在国内,为国家将农村经济剩余集中起来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做了准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起点。

——摘编自何二龙、孙蚌珠《土地、城乡关系及中国式工业化》

材料二

年份

第一产业产值(亿元)

第一产业占比(%)

第二产业产值(亿元)

第二产业占比(%)

第一产业就人口占比(%)

人口城镇化率(%)

1952

346.0

51.0

141.8

20.9

83.5

12.46

1957

433.9

40.6

317.0

29.6

81.2

15.39

1977

950.6

29.5

1509.1

46.9

74.5

17.55

1987

3233.0

26.8

5251.6

43.6

60.0

25.32

1997

14441.9

18.3

37543.0

47.5

49.9

31.91

2007

28627.0

11.1

124799.0

48.5

40.8

45.89

2017

65467.6

7.9

334622.6

40.5

27.0

58.52

——摘编自任保平、张星星《新中国70年工业化发展进程的演进及其未来趋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化资本积累的英美模式、日本模式和中国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中国模式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工业化进程。
2024-04-04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八市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后,我国推行一系列改革,如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实行合同制,放宽对外资企业从业人员的限制,实行公务员制度,取消实行40多年的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制度,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上述改革措施(       
A.使城市人力资源配置日益市场化B.提高了第一、二产业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C.标志着城市劳动力开始自由流动D.适应了非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需要
2024-04-03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据《农村工业与农业劳动率比较》(表)可知(       

农村工业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单位:元/人

年份


项目

1980

1985

1987

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产值

869.6

1138.2

1486.0

农村工业劳动力创造的产值

2800.7

5863.7

10207.0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8》资料计算。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形成B.中国现代农业潜力开始得到释放
C.制度创新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农村改革
2024-03-2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十一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8 . 198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坚决落实粮食定购“三挂钩”政策的紧急通知:分期分批及时组织供应挂钩物资和资金,确保对农民兑现。化肥、柴油生产部门要按计划完成生产和调拨任务,不得延误:运输部门要优先安排化肥,柴油运输,不得迟滞;供销部门要及时供应,保证兑现。国务院的这一通知(     
A.实质上是实行粮食的自由买卖B.为协调和保障农民利益创造条件
C.促使产业结构的调整成效显著D.着眼于增强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79年,广东省人大通过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是地方性法规文件,按惯例不需要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讨论,但最终进入全国人大的立法程序,并于1980年8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名称由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这一安排表明(     
A.改革开放仍面临较大阻力B.凝聚改革共识十分重要
C.对外开放推动了制度完善D.重大决策应由中央主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71年11月16日,第27届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大会参照联合国2758号决议的精神,取消了台湾当局的观察员资格,当时我国决定不参加关贸总协定。1986年中国决定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这一转变主要是基于(     
A.国内经济体制的调整B.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
C.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D.中国外交战略的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