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0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大历史观,指的是从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段来认识和分析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超越以资本为中心、以共同富裕超越两极分化、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超越物质主义膨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破坏掠夺自然、以走和平与发展道路超越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方现代化弊端,拓展了现代化实践途径,展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深远的世界历史意义。

——摘编自英明《在大历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上述材料以大历史观为指导,从五个视角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中任意一个视角,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明确论题,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7-1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86年7月,中国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地位;从申请复关到入世,我国走过了15年。2001年11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WTO)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中国入世(       
A.对经济体制改革产生决定影响B.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启动
C.促进了“走出去”战略的实施D.使中国开始参与经济全球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先后出现了“专业协会”“农民联合购销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21世纪后,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迅猛发展,到2017年全国已达193万多个。这反映出(       
A.农村生产组织的继承与创新B.市场经济释放农民生产热情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存在反复D.农业合作经营成为时代主流
4 . 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因果关系存在于时间次序中。按照这一思路,下列事件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A.③②①④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①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如图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签下的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的“生死状”


材料二   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

——摘自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


(1)说明材料一对研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能够实行的原因。
(3)根据上述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变革资产阶级所有制,变革产生资本主义的根源的小私有制。现在这种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的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

——《中共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1956927日)

材料二   1945年到1970年间,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观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国内的政治形态。新政给美国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它们包括联邦政府权力和重要性的急剧上升,工会组织作为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崛起,开始考虑对少数民族尤其是美国黑人的权益。美国政治中的新政传统在民主党当政时期-1948年杜鲁门和1960年约翰·肯尼迪、1964年约翰逊时期得到加强。即使是在1952年和1956年共和党总统艾森豪威尔当政时期,也没有改变新政的基本方针。艾森豪威尔说:“如果哪个政党试图废除社会保险,取消劳工法案,那你们就不可能在我们的政治历史上再听到这个党派的声音。”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福格尔《世界历史》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50年代,中美两国各发生了哪些变化?两国的变化有何共同点?
(2)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调整。概述两国的调整措施,并分析其调整的原因。
7 . 【时代与人才培养观】

材料       

1957为了加强对干部和知识分子的培养,毛泽东进一步提出了“又红又专”的思想,“红”即必须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意识;而“专”即要有过硬的专业技术和能力,重视对科学的钻研,干实事。“红”和“专”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981《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以正式文件的形式表明要“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
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强调建设“两个文明”的重要性。一方面他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核心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另一方面,他又把素质教育放在育人的首要地位。
21世纪习近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政工作会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摘编自刘丽颖、田佳琦《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高校人才培养观的历史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新中国人才培养观的演变”为主题,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处理好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不断探索。


   

——摘编自聂丹《新中国成立以来计划与市场关系嬗变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自拟标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1990年4月启动的浦东开发开放,确定了整个上海的发展目标,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贸易、金融、航运和经济中心,承担着国家战略的使命。这可以用来说明(     
A.我国对外开放力度增强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D.浦东将成为上海的经济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如图是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额中各经济成份所占比重图。引起图中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B.“八字方针”的提出
C.改革开放的推进D.“一国两制”的实践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