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13年,上海自贸实验区建立。201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推出了53项改革措施,加大赋权力度;2019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的通知》后,85%的政府服务事项实现“不见面审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3个工作日。据此可知,我国(     
A.对外开放的格局日趋成型B.坚持对外开放与国内改革联动
C.国内主要矛盾出现新变化D.现代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又称广交会,创办于1957年春季,每年春秋两季在广州举办。首届广交会展出面积9600平方米,分设工业品、纺织品、食品、手工艺品、土特产品5个展馆,13个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展示商品1万多种,包括自行研制的解放牌载重汽车、普通车床等,也有各种日用轻工业品、农副土特产品以及传统工艺品。19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位采购商到会。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8686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20%。从1965年开始,广交会年出口成交占全国外贸年出口总额30%以上,19721973年,占比均超过50%。几十年里,广交会会址几经迁移,展馆面积增加了几十倍,规模逐步扩大、影响力日益提升。自2007年春季第101届开始,为促进贸易平衡,广交会开始设立进口展区,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截至第123届,广交会累计出口成交约13237亿美元,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约842万人次。每届广交会展览规模达118.5万平方米,境内外参展企业近2.5万家,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0万名境外采购商与会。

广交会历经61年改革创新发展,经受各种严峻考验从未中断,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展示了中国形象和发展成就,成为新中国冲破西方经济封锁与政治孤立、打开通向世界大门、与各国平等互利、互通有无、对外贸易的时代窗口。

——材料摘编自“搜狗百科”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广交会创办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交会发展的意义。
(3)广交会发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2024-05-02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有几个重要的里程碑,如下表所示。

会议主要贡献具体介绍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等

描绘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制度蓝图
规定了革命胜利后,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基本政策和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伟大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

中共八大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以中共八大召开为标志,中国逐渐构筑起社会主义制度 的四梁八柱。在国体方面,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在基本 政治制度方面,继续保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制度的新起点
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我们党对制   度建设的认识越来越深入。1980年,邓小平提出《党和   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   话中说:“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 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制度建设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进
入新时代
中共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制度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

——摘编自陶文昭《中国共产党制度探索的里程碑》


根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中国共产党的制度探索”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言之有理,表述清晰。)
2023-11-2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皖豫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如图史料能够说明当时(     
   
A.启动国企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受到鼓励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势在必行D.民营企业借助媒体宣传迅速崛起
2023-11-13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青桐鸣联考(周口市项城市五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农村集镇文化中心、文化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1981年湖南、江浙一带的农村办起了大量的农村图书馆,普及率超过了 70%。据统计,1978年全国仅有文化站1729个,到1986年达到了53519个。这一文化现象(     
A.促进了国家大政方针在农村传播B.反映了基层治理体系的完善
C.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支撑D.推动了扫盲运动的开展
6 . 1985年,由政府投资并管理的“菜篮子工程”——最早的农贸市场出现了;到90年代城乡集贸市场已达8.3万个,21世纪初菜篮子工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城乡一体协同发展B.国家宏观调控指导
C.市场化改革见成效D.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山西省右玉县,常年风沙肆虐、贫瘠多灾。1983年,该县3900户农民承包了1987条小流域,通过种植经济林实现了生态和经济的“双丰收”。对此现象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B.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
C.农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D.农村经济结构日益完善
2023-10-11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河南省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隆庆以后,政府改变以往的朝贡贸易体制,每年在广州举办春夏两季交易会,主要输出如粮食、糖、花生、生丝、棉纱、瓷器等中国商品,以增加财政收入,广州成为东方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但嘉靖《问刑条例》律令仍然以严刑峻法惩治违禁下番者。从1757年始,清政府为了更好地管理对外贸易,限定仅在广州进行进出口贸易,实行十三行贸易体制。

鸦片战争后,十三行通商体制结束,五口通商,买办兴起,外国商人在广州投资开设洋商行,在不同程度上控制了广州的外贸。在这一时期,广州外贸出入口商品品种不再受禁令限制,广州港进口商品分为洋货进口和国内其他口岸进口的商品,进口商品有鸦片、洋布、洋棉等机器生产品,出口商品主要是农副产品原料和手工业产品。近代以来,广州贸易额仍在缓慢增长,但已经被上海反超,其占全国贸易额比重逐年减少。

——摘编自李庆新《广州“交易会”及其制度改革(15671644)》等

材料二   1957415日,第一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行。此后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在广州各举行一届中国出商品交易会。1999年春第85届广交会,有4家民营企业首次参加,2005年秋第98届有4619家民营企业参展,所占比例达到36.57%,首次超过国有企业成为广交会第一火参展主体。早期广交会主要是中国的出口产品,以农副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自20074月第101届起,广交会由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增加了进口展区。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口产品逐步过渡到智能化、信息化、高端化、品牌化,还举办网上交易会。2023年第133届广交会有226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报名参会,全球47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来说,广交会不仅是他们进入中国市场的窗口,更是与来自全球210个国家和地区的买家进行交易的平台。

——摘编自胡光霁《19561965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若干问题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鸦片战争前后广州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并简析其影响。
(3)综合以上材料,说明其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9年2月,《人民日报》刊登了广东省中山县小榄公社某社员通过自主发展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副业,使得1978年全年家庭总收入超过10700元的事迹。之后“农民万元户”作为公开报道的流行语在全国一度流行起来。该报道(     
A.旨在肯定家庭生产责任制B.表明农民已经摆脱了贫困
C.助推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意在激发农民的致富欲望
10 .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成效受到海外媒体高度关注。德国《世界报》曾指出:“强大的应对措施只有在人力物力充足和管理完善的制度下才可能实现。”《俄罗斯报》则称:“中国政府……如此大规模的社会动员在世界公共卫生史上前所未有。”外媒的评论体现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B.改革开放成就吸引了世界的关注
C.中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胸怀D.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