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1 .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总起来说是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断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向前进的历史,其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伟大辉煌,其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一重要论述,启发我们思考“我们党为什么总能战胜风险、力挽狂澜”这样一个重要而又严肃的问题。

——摘自欧阳淞《我们党为什么总能战胜风险力挽狂澜》


(1)根据材料一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在革命目标上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方面的巨大成就。结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说明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的重大事件?
2 . 历代中国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富民强国,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努力和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吾人首当一新其心血,以新人格,以新国家,以新社会,以新家庭,以新民族。一九一六年之青年,其思想动作,果何所适从乎?一、自居征服(ToConquer)地位,勿自居被征服(BeConquered)地位……二、尊重个人独立自主之人格,勿为他人之附属品。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三、从事国民运动,勿囿于党派运动。

——陈独秀1916115日《青年杂志》

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的很长时间里,孙中山一直在为维护共和制度而奋斗,可谓“吾志所向,一往无前”,先后投入护国运动和护法运动。但他遭遇一次又一次的严重挫折。这些挫折,使孙中山在痛苦中沉思……他在国民党一大上发言:中国民族不能自由,是由于什么原因?不能独立又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是拿出鲜明的反帝国主义的革命纲领,来唤起民众为中国的自由独立而奋斗的时代了!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邓小平1977年讲话

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邓小平1985年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对于1916年的青年提出的目标,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启蒙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志向”。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孙中山“在痛苦中沉思”后采取的措施。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邓小平在80年代推动中国尖端科技发展的重要论断和实践,并分析其影响;②指出邓小平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并结合改革开放的史实,列举此路径的落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2-03-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12月浙江省柯桥区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一个人民公社“大胆秘密”摘下人民公社的牌子,换上“乡政府的牌子,此举震惊全国,随后掀起了中国农村公社的摘牌”浪潮。识图判断,该人民公社位于
A.①B.②C.③D.④
2022-03-06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天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选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4 . 读图析史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对下列图表的正确解读是(     
A.2010年中国入世推动GDP的增长B.曲线反映了中国经济总量出现波动
C.改革开放是GDP增长的重要因素D.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工业(手工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人(手工业者)是社会中的重要群体。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吴民生齿(人口)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浮食(不事耕作而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引自《明神宗实录》

材料二   【中国一万工人以上各城市工人数工资及工时统计表】

地名工业工人总数平均每人每月工资(男工)平均每人每月工资(女工)平均每人每月工资(童工)平均每日工作时间
青岛2642815001500100012
南京178771080——75010
杭州12627231113478598
宜兴12570135012009606
武进162191400115067510
无锡7068520001710105010
苏州588141600150090010
上海3129141528125087211
芜湖158351600126072012
汉口1699921950192045010
武昌239741800129384612
杭州161711350123351011
福州160321800120010
潮安105832750————12
顺德544491883187584010
佛山17855125060037510
广州239365106275060010

——引自《五十三个重要统计材料之编辑》(三九),《生存》,1931 年 3 月,二卷三期,101 页。

材料三   全会指出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中国人民彻底摆脱了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党的百年奋斗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引自《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报告》


(1)阅读材料一,概括明神宗时期苏州丝织业工场所呈现的状况;思考这段史料体现了政府怎样的经济政策并指出此政策的消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民国时期工业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列举中国工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为改变自己和国家的命运而斗争的史实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新中国成立初期,共产党人是如何推动我国工业化进程?②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为推动工业发展,共产党人在经济领域进行哪些探索?
2022-01-0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大附中2022届高三12月月考暨首考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中华法系的发展具有原生性,同时在与外部世界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增添新的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韩非子反对秘密性的奴隶制法,反对“习惯法”,提出:“法者,编著之图藉,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他认为统治者要“上法而不上贤”,认为“道法者治”。商鞅曾说:“所谓壹刑者,刑无等级。”韩非进一步强调了说:“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遣匹夫。”

——摘编自李彦东等《中国文化名著选读》

材料二   经两次战斗,沙皇政府“乞撤雅克萨之围”。十一月,清政府为表示谈判诚意,宣布无条件停火,停止攻城。双方使臣在尼布楚开始谈判。经过半个多月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二十四日正式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有满文、俄文、拉丁文三种文本,签字后即行互换。

——江耀琴《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1898年,清政府颁布了《振兴工艺给奖章程》;1902年,颁布修律上谕,谴派官员将现行一切律例,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要为拟议;1904年,颁布了《公司律》。在公司的类型确定上,《公司律》最大的贡献是首次从法律的形式上正式确定了“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组织形式,相比于以前的官督商办,确立了股权面前人人平等的条款,“附股人不论官职大小,……与五职之附股人均只为股东,一律看待”。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我国形成了一系列特殊的涉外经济区域,各类涉外经济主体的涉外经济行为以及相关的权利义务,都需要法律的有效调整。2001年以来,国家又对许多涉外法律作出较大修改,以使其符合形势的需要。

——摘编自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等


(1)根据材料概括韩非子的“法律”思想,并结合所学指出韩非子在法家思想发展史上的历史地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历史背景,并简析《尼布楚条约》签署的历史意义。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释:①从政府政策的视角,指出1904年《公司律》颁布的历史背景,说明该律颁布的积极影响。②指出20世纪80年代我国一系列“特殊的涉外经济区域”,分析我国涉外经济法律制度不断完善的时代背景。
7 . 王章辉《英国农业革命初探》提到,农业机械的逐渐采用对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相对减少农业劳动力起了重要作用。以下关于各国农业机械规模的介绍,正确的是
A.美国以中型为主B.日本以大型为主
C.法国以小型为主D.中国大中小型结合
8 . 如图是《人民日报》上发表的党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会议文件。这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
A.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B.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阶段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D.人民公社体制在全国废除
2021-12-09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选考)
9 .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得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为此我国
A.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B.积极参与申请“入世”的谈判
C.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D.发出了《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2021-12-09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中学等三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40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亿元……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主要的推动因素是
A.改革开放B.一五计划C.土地改革D.精神文明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