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伟大的历史转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41992年,中国GDP增长1.1倍,年均增速9.5%;工业增加值增长1.5倍,年均增长12.3%。1985年,中国水泥产量跃居世界第一;1987年,煤炭产量跃居世界第一;1988年,中国电视机产量跃居世界第一;1996年,化肥和钢产量双双跃居世界第一。1978200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23.7倍,年均增长15.0%。同时,出口贸易的产品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1978年,中国工业制成品只占50.0%,2001年已上升至90.1%。到2001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额已超过900亿美元,在各类出口产品中居第一位;中国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9%,而同期美国和日本分别为一3.8%和-7.4%。

——摘编自周维富《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伟大成就与历史经验探析》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78—2001年中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2 .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五”计划是中国共产党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战略,这既是学习苏联经验的结果。也是基于我国当时的国情而做出的冷静选择。为了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中国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大规模进行投资建设,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力争尽快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推动了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孟凡东、周晓光《论“一五”计划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开始市场化。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使农民在经济上成为平等的主体,促进了农村民主化进程。1992年以后,市场经济使农业规模经营所承担的风险能力、市场谈判实力可以发挥作用,集体经济真正有了经营自主权和外部市场。

摘编自高德步《五十年来经济体制变迁的历史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
2023-05-1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中学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斗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相俾而生,是在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百年实践中不断演进,并深深熔铸于民族精神之中的独特精神样态。斗争精神的内涵之一是苦干实干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为完成历史重任真抓实干、反对空谈,坚持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的积极作为精神。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大胆破除错误思想的禁锢,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期间顶住了苏东剧变.美国轰炸我驻南使馆、SARS病毒传播、洪灾震灾等多重考验,稀光养晦、抓住机遇、苦干实干,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摘编自何玲玲《中国共产党斗争精神的百年演进及其主要经验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征程史中斗争精神的一个“内涵”,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不得与材料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鲁迅在《伤逝》(1925年)中,塑造了一位敢于离家出走,追求婚姻自由的新女性——子君。这一人物形象无疑是“五四逆女”们的模板,她们挑战父权,颠覆古代文学中那 些“贤妻孝女”的人物形象。但鲁迅很快消解了“逆女”们未来的希望,他写了《娜拉出走后怎样》探讨这一问题。他深刻地看到,女性走出家门并不是她们获得自由与新生的最终,那只是一个开始。只有女性经济独立,她们的人格才能独立。只有社会观念转变、法律保障得到贯彻与实施,女性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新生。因为“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

——摘编自孟悦等《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鲁迅《娜拉出走后怎样》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女性走出家门并不是她们获得自由与新生的最终”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述1978年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取得的成就。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妇女地位提升的认识。
2024-04-2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多次运用“改革”这一概念,要求共产党人应该成为“立志改革的人”。在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他强调指出:“上层建筑(其中包括思想、舆论)要是保护人民不喜欢的那种生产关系,人民就要改革它。”很显然,毛泽东同志就是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基础上谈改革的。除此之外,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前后还多次提出“向国外学习”的口号,在同来访的印度尼西亚客人谈话时,明确提出了“全部开放,全部交流”的思想。

邓小平同志从根本上赋予了“改革”“开放”更深刻的内涵,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从此,我国改革开放拉开了大幕。邓小平同志在1984年2月第一次把“改革”和“开放”概念结合起来,提出“改革开放后,侨务工作很重要”的重要论断。自此之后,“改革开放”作为一个特定概念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和重大政策中开始被不断使用。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中29次出现“改革开放”这一概念,“改革开放”作为代表我国长期基本国策的科学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把“改革开放”概念写入党章,强调“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摘编自韩振峰《中国共产党提出“改革开放”概念的由来与发展》


(1)根据材料,分析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两个时期,改革开放概念的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理论的发展体现出的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并谈谈你的认识。
2023-11-2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闽江口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十个坚持”高度概括了党百年奋斗历程中“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根本内在机理。


——摘编自周志文、周志钧《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经验的思考及其启示》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予以简要评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2022-05-13更新 | 480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五)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列卡片摘录了近代以来一些时段上海道路的命名情况:

为防备太平军,上海英美租界合成公共租界,英、美对过路命名产生分歧,相持不下,决定南北走向的道路以中国各省名称命名,东西走向的以中国城市命名。公共租界最重要的一条路因《南京条约》被命名为“南京路”。市区道路进一步由建成区向新建区扩展。浦东新区命名了世纪大道、五洲大道、时珍路、牛顿路等道路。宁夏路应宁夏回族自治区要求而命名,成为宁夏企;业和产品打开市场的窗口。命名了汉中路、满洲路、蒙古路、新疆路、西藏路、共和路,国庆路等。公共租界越界辟筑的“北苏州路”,收回后改名为“光复路”。以孙中山命名的“中山环路”,与黄浦江一起把租界包围了起来。.这一时期,还命名了华盛、华昌、中华新路部。淮海路替换了林森路,延安路替换了中正东路、中正中路、中正西路。瑞金路替换了中正南一路与中正南二路。杨浦区新修的三条路分别被命名为靖宇东路、靖宇中路、靖宇南路。

——摘编自刘云耕主编《上海市路名大全》


结合所学知识,将卡片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依据至少2张卡片的内容提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论述。(要求:写出卡片排序,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8-1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学段试历史试题
8 . 【商会与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一   在清末的最后十年间,新式商人团体就开始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其中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是商会、商团。它们首先是在城市建设、管理、治安、教育等社会公益事业方面发挥作用,随之扩大到路权运动、抵制美货运动、争取立宪运动等方面,发挥明显的政治影响,最后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国家在民国初期一直处在割据的涣散状态,经济权力一度脱离政治权力的束缚,萌芽的“市民社会”的自治力和经济组织力一度得到发挥。这一点在当时中国的革命中心广州和上海表现得特别明显。毛泽东曾经撰文称赞上海商人“鼓起担当国事的勇气,进步的非常之快”。

—摘编自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后期,民间性的商会、行业协会又在各地兴起。集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于一体的工商联组织也面临新的挑战。在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系统,不少地区都乐于以民间商会的身份来争取私营工商业者的认同,希望由此来接续近代商会的历史,发挥“众商之会”的真正作用。与商联的形成和发展不同,新兴商会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各阶层利益和社会结构不断分化调整的产物。目前在中国,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之间迫切需要建立一种新型关系,民间商会作为一种社会组织纽带和发展结合方式,它们与政府机构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相互补益,共同发挥作用,应该是促进社会整合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还有不少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加入WTO使中国民间商会的发展更为迫切。

——摘编自李其荣等主编《海外人才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商会、商团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新兴商会崛起的背景和作用。
2023-05-21更新 | 246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

图2

图3

图4
清朝妇女的流行发式可分为两类:满族女子普遍作“旗头”打扮;汉族女子保存汉族发式。当时社会上的发式呈现出多元的趋势。1920——1930年,女性流行剪短发,短发成为当时主要流行发型。年轻妇女在前额留着“前刘海”。民国时期各大城市女子理短发者尤多。1950——1960年,麻花辫发型是未婚女性的主流发型。最原始的麻花辫发型朴实、简洁、利落,充满阳光与活力。1980——1990年,发式千姿百态,随着日剧《血疑》在中国播出,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头成为当时流行范本。

——摘编自李姿霓《中国妇女发型艺术潮流之探讨》

根据材料,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型特色,自拟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23-05-06更新 | 305次组卷 | 9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B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把四分五裂、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正在蓬勃发展的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表3为新中国成立后部分重大事件简表。

新中国成立后部分重大事件

时间

重大事件

1949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夏

1955年4月

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1956年9月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64年10月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1年

1978年12月

1980年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2001年12月

-摘编自杨凤城、齐鹏飞主编《中国近现代史概要》等


根据表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空白栏分别为其补充一件大事,并说明理由。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