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伟大的历史转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表格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对西方人及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A对外国人的称呼变化B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
时间称呼时间文件称呼
鸦片战争之前“夷”晚明《职方外纪》“以西把尼(西班牙)东北为拂郎察(法国)。”
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初期“鬼子”晚清《圆明园失宝叹》将法国与俄罗斯分别称为“佛狼西”与“罗刹国”
民国初年和新中国初期“外国佬”1901《过渡时代论》顺流而渡者,其英吉利耶? 乱流而渡者,其法兰西耶? 方舟联队而渡者,其德意志、意大利、瑞士耶? 攘臂冯河而渡者,其美利坚、匈牙利耶?”
改革开放后“老外”;信息时代网称“歪果仁”

——据《从中国对西方人与国家称呼的变化》整理

提炼材料中关于“中国对西方人称呼的变化”或“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围绕材料中的A类或B类材料展开分析,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7-14更新 | 264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百年多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部分会议简表

名称时间主要内容历史意义
一大确定党的名称、明确党的奋斗目标       
二大1922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第一次明确提出了③纲领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七大1945确立④为党的指导思想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1978作出工作中心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十四大1992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⑥标志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十八大2012明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是在我国进入⑦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十九大2017确立⑧ 为党的指导思想,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充分展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

(1)根据所学知识,补充完善表中的横线内容。
(2)根据所学知识,写出除上述表格之外的中国共产党有关的会议时间、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一次会议即可)。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其元旦社论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报告国内的一些重要的社会、政治事件。二是号召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实践活动。对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关键词的分析,可清晰勾勒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轨迹。


1949~1956困难、敌人、侵略、美帝国主义、苏联、合作、农业生产、改造、工业
1957~1966矛盾、五年计划、速度、困难、调整、苏联、帝国主义、全世界、战争
1966~1976“文化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资产阶级、毛主席万岁、毛泽东思想
1977~2006改革、经济建设、开放、稳定、文明、现代化、科学、知识、统一

——武建国等《<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多视角历时分析》


选取上述表格中的某一时代元旦社论的三个关键词,提炼一个时代特征,并用中国现代史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写出关键词,时代特征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有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西周时,“耒耜为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秦国)用注填(门里面一个於)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中为沃野”。(魏国改革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牛犁并举,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农业(1)直是苏联战后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赫鲁晓夫执政期间,他根据在苏联的乌克兰地区农民传统种植玉米和美国农场种植玉米成功的经验,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玉米种植。但玉米属于喜高温高湿的作物,而高寒的西伯利亚不适宜玉米的生长。他不顾苏联东西部气候差异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苏联的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1953年为550万公项,1956年达1640万公项,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而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产条件不适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高,质量也很差。由于采取粗放式的经营方式,导致垦荒地区地力耗尽,垦荒运动被迫停止。

——摘编自《赫普晓夫执政史》

材料三浙江温州地区三个重要年代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指标

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比上年增长率财政收入(亿元)比上年增长率社会消费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率
19562.9524.5%0.5324.8%1.8510.3%
19797.7814.12%1.3566.6%6.3042.5%
199344.538.7%18.6854.4%92.5136.3%

——《中共浙江省温州历史大事记(1949—1994年12月)》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赫鲁晓夫的种植玉米运动给苏联农业造成了什么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表格中的三个重要年份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背景。并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8-03-02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一年下学期检测历史人民版必修II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大节日发表的讲话文本中的高频词,其中①和②对应的历史时期分别是(     
“人民”“社会主义”“中国”“斗争”“革命”“建设”
“人民”“中国”“发展”“改革”“现代化”
A.抗日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24-02-0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信息,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1976—1978年,我国形成了出国考察潮。下表摘录了部分考察人员的感触,以及回国汇报时领导人的表态。

考察团摘录
赴西欧五国考察团和这些国家相比,我国大大落后了,形势咄咄逼人我们的一个省市,比欧洲一些国家还大,可是省市管理经济的权限却很小。(谷牧)
从战略形势看,我们要搞快点。这次调查比较全面,可以说都看了。引进什么,从哪个国家引选,应当拍板了!不要光议论了!(聂荣臻)
赴英国考察团我看英国搞得不错,物质极大丰富,三大差别基本消灭,社会公正,社会福利也受重视。(王震)
赴南斯拉夫考察团过去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一些同志,把斯大林时期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当做是唯一的模式,这种观点在理论上和实路上都是站不住的。(李一氓)
赴日本考察团邓小平坐上日本新干线高速列车时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
经济要搞好,首先是企业要搞好,要扩大企业自主权。(李先念)

——据刘艳红《1976—1978年出国考察与中国改革开放的起步》等整理


围绕上述人员的所见与所思,结合所学,对1976—1978年的出国考察潮予以评述。(要求: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2-11-18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等八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70年代末,党和国家领导人频繁大规模出国考察学习,特别是在1978年形成了第一次出国考察学习潮。下表中的出国考察学习潮
时间代表团团长出访目的地
1978年3-—4月李-氓南斯拉夫罗马尼亚
1978年3-——4月林乎加日本
1978年5----6月谷牧西欧五国(法国瑞士比利时丹麦西德)
1978年1月—-11月邓小平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粲国马来西亚
新加坡
A.表明中国外交打破意识形态限制B.推动国内经济形势明显好转
C.预示着中国的重大决策正在酝酿D.践行了对外开放的外交策略
8 . 下表是中国GDP和各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52年~19781978年~19951995年~1999
GDP6.1%9.9%8.3%
农业2.1%5.1%3.7%
工业11.5%12%10.3%
服务业5.5%11.8%8.2%
劳动生产率3.5%7.1%7.3%

——摘编自《建国以来经济发展记录》


运用材料和正确方法,绘制中国GDP和各产业附加值及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率的折线图,并对三个时间段的数据变化分别加以说明。
2021-05-17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莆田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9 . 下表为无锡一市民的家庭账册。这反映出
时间家庭总收入(元)家庭总支出(元)大饼油条价格(元)
1979年1568.31003.970.25
2000年30595.1213705.180.25
2008年65872.4539564.723
2018年112358.6878546.236

A.人们日常消费开支大幅增加B.粮食紧缺导致物价不断上涨
C.家庭支出占比呈现持续增长D.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0 . 下表为1978一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这反映了
A.城乡二元结构差别已基本消失B.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不均衡性
C.我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D.改革开放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
2020-06-2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中学2020届高三考前适应性模拟历史试题(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