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伟大的历史转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的透视:科学的春天

首都国际机场壁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由国家委托的大型壁画创作工程。它开启了中国公共艺术的新篇章,成为改革开放的先声。1979年,在艺术创作与制作负责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张仃院长领导下,艺术家及工艺美术工作者与实习生通力合作,完成了机场候机楼二楼的东西餐厅和贵宾室的壁画创作和安装工程。其中磁州窑陶板刻线喷釉拼镶壁画《科学的春天》,由1080块24×24cm陶板组成,用象征与装饰的手法描绘人物与符号,展现人们对科学、艺术、爱情等美好事物的向往。富有磁州窑特色的金黄色透明釉在陶板刻出的凹面形成自然流动、呈现深浅变化。最终,将装饰造型的现代趣味与陶板工艺材料的质朴美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科学的春天》(1979年)

——摘编自陈池瑜《首都机场壁画的艺术成就与历史意义》

结合首都机场壁画的创作背景,对《科学的春天》这一作品进行合理的解读。
2024-05-1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2 . 如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成就简图。下列选项中,对该图解读错误的是(     
A.这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取得的成就
B.直接得益于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C.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D.得益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的决策
2023-11-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制定并实施了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三个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三个战略的核心思想如下表所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

过渡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经济发展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战略

战略时限

1949~1956年

1957~1977年

1978~2020年

战略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四个现 代化”战略思想的形成与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孔祥利《新中国成立 7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演进与探索》

围绕“经济发展战略和社会变革”从上表中选取一个或几个阶段,自拟论题并加以解读。(要求:论题明确,时段清晰,紧扣主题,史实准确,持论有据。)
4 . 【新中国的经济发展】

材料   下表为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时间发展状况
1949年可口可乐公司撤离中国大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可口可乐被视为美帝国主义“倾销”到全世界的“特权产品”,“腐蚀被侵略民族的青年们的意志”。
1978年可口可乐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
1979年3万箱可口可乐被运到广州、上海和北京的大商场和宾馆寄卖。
1981年在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可口可乐饮料有限公司建成投产。
2008年中国成为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
2015年2015年,在北京联合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季奥运会和冬季残奥会举办权的瞬间,可口可乐退出金色限量版“可口可乐北京2022年冬奥会祝贺纪念罐”。

——据徐琪琪《可口可乐在中国的进退流转》等整理


(1)根据材料对“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其中的任一阶段进行解读。
2021-07-06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1978年工业产值状况,对此表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产值(与上年相比)增长率
总产值4231亿元13.5%
原煤6.18亿吨12.4%
3178万吨33.9%

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成效显著
C.国民经济困难局面得到全面合理解决
D.“文革”左倾错误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自古就有改革的传统。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民族交融。但是改革过程充满了曲折和艰辛。

材料二   戊戌变法失败了,但它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清末新政和民国时期的改革,大多也有成功。

材料三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以招。

——以上材料均来自于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解读材料,根据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8 . 某班学生举办“学习历史•展望未来”的主题演讲会。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主题发言一: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近代教育变革发言中引用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
主题发言二:世界伟人邓小平发言中引用了《邓小平文选》中的4个精辟论断:
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 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③“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④“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
(提示:下文划线文字部分是解读示例。请参照示例将答题内容写在相应的横线上。每个论断的解读都可从内容或作用中任选其一作答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邓小平坚定支持。这次讨论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②关于党的基本路线,                                                                      
③关于“计划”和“市场”的论断,                                                  
④关于新时期外交,                                                                         
(1)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在兴人才、开学校方面有什么共同点?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说明教育变革对中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作用。
(2)请解读上引②、③、④论断,写出主题发言稿的要点。
(3)由①②③④得出的结论:
2016-11-27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广东深圳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地说,改良与改革是社会进化的常态机制。一个社会的正常发展,在多数情况下是以社会改革形式完成的。当社会其他方面调整速度跟不上生产力发展的巨大变化时,当社会出现新的阶级力量,而社会原有的政治和统治形式却因为拒绝改革保持不变或改革不得当时,往往会在社会变革中急速形成变数,并发展成巨大的反对力量,这股反对力量往往同社会的其他被统治阶级联合或采取其他的合作形式,反对拒绝革新进步的统治阶级。改革与反改革的分歧越尖锐,反对与保守的力量越强大,其冲突就越尖锐。矛盾斗争就往往转化为革命。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改革或革命的观点,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7-05-04更新 | 811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