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0 道试题
1 . 华侨华人与中国抗战和建设

时期

概况

相关事例

全面抗战时期

1940年中共《新中华报》社论中指出:抗战以来,他们(侨胞)献给祖国的捐款已在六万万元以上。南洋侨胞献给祖国的,单是奎宁丸一-种,其价值达二百五十万元。回国参战的同胞中间,还有活跃在西北前线的华侨服务团,以及出生入死的担任战地采访的华侨记者团。

1937年泰国华侨寄回的家书写到:“目下闸北(在上海)一带,悉遭敌人焚烧,……现沪上难民达百万之众,诚属可怜,然我人虽旅居海外,无不时时怀祖国,近日各制裁衣裤,寄回祖国,以赠伤兵,聊尽国民之职耳。”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开放初期,海外华侨面对国内较差的投资环境和高风险,率先来到中国投资拓荒。商务部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至2005年年底,我国累计吸收的6224亿美元外商投资中,至少有67%是由华商或华商主导的企业带来的。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合作向外商独资发展;投资领域由加工业逐步转向机械制造等生产性项目和资本相对密集的产业。21世纪初,高新科技及服务业领域投资比例有所增长。

邓小平指出“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菲律宾华侨施至成说到“我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一半是基于乡情,另一半才是基于商业考虑,……为祖国的富强作一点贡献,是每一位华夏儿女应该做的。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围绕“华侨华人与中国抗战和建设”主题,自拟论题,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严谨)
2 . 下图是上海发展的缩影,也是时代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粮票到股票

1955年,第一套全国粮票开始发行,自此,粮票与家家户户息息相关。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小到柴米油盐,大到自行车、缝纫机、冰箱、洗衣机,人们的衣食住行全都得靠这些票来换。1993年,随着粮油的敞开供应,粮票终于走进了历史里。

——摘编自江南月《粮票,一个特殊年代的“记录者”》

1984年发行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小飞乐”股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公开发行的第一只股票。位于武夷路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由上海电声总厂发起成立,是一家接受个人和集体自愿认购股票并以此筹集资金的新型公司,于198411月正式开业。公司委托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证券部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一万股,每股50元。这是“文革”结束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第一次发行的股票。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极大震动。

——摘编自《人民网》

票证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反映,图中票证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结合所学加以阐释。
2024-04-23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天一大联考·齐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七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92012年我国城乡关系的演变

阶段政策
1949197819491956年:从城乡互助到发展城市工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提出“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经济建设根本方针。从1953年开始,中共中央确立了“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打破了“城乡互助”关系,转向“农业养育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城乡关系
19571978年:农村支持城市,城乡二元制度的巩固与加强1957年,《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首次提出“严格户籍管理”。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将城乡居民户口区分为“农业”和“非农业”两类,并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
1978201219792002年:城乡二元体制逐步“破冰”1985年,《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城乡经济交往”。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逐步改革小城镇的户籍管理制度,允许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
20032012年:统筹城乡发展2003年,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2004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趋向”论断,提出现阶段要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发展战略

——摘编自年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城乡关系战略的演进特征及其内在机理》

请任选材料中一个阶段的整体或部分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城乡关系”,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完整,逻辑清晰。)
2024-04-20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故事里的中国改革

·故事一“万向集团鲁冠球”

1983年,鲁冠球用自家自留地里的2万元苗木做抵押,承包了萧山公社万向节厂。他在承包的第一年,即超额完成承包任务154万元。1988年,他以1500万元向宁围镇政府买断了万向节厂的股权,组建了当时还颇受争议的私营企业。鲁冠球在厂内实行基本工资制(按月出勤结算发放),提出计件(时)工资制。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等

·故事二“请给我们松绑”

1984年福建55位厂长、经理联名向省领导写了《请为我们松绑》的公开信。信里要求松绑的权力主要有三点:人事权(高级干部由上级任命,其余干部由企业自行任免);财权(企业的奖励基金由企业自己支配,有关部门不要干涉等);企业自营权(在完成指标的前提下,企业自己组织原材料所增产的产品,允许企业自销和开展协作,价格允许“高进高出”“低来低去")。

——摘编自李拯《中国的改革哲学》

结合所学知识,以“时代先行者”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4-07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齐鲁名校高三下学期第三次学业质量联合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口迁移的现象十分常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新中国人口迁移概况统计表

时间概况
19531957东部地区人口向东北、西北边疆地区迁移。从各省人口净迁移来看,19531957年,作为当时全国重要人口迁入地的黑龙江、辽宁和内蒙古,净迁入人口规模均超过100万人。其中,黑龙江省仅19541957年就净迁入112.8万人。
19581960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总数几乎每年都在1000万人以上,1958年甚至达到3200万人;人口总迁移率超过9.0%,形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迁移强度的最高峰。
196119651961年,国家要求1957年以前来自农村的职工,凡是能够回乡的动员回乡。短短数年,中国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人口迁移就完成了一个由农村迁向城市又转变为由城市返迁农村的“U”形迁移周期。1962年到1966年上半年,全国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数累计达129万人。
1966198319661978年,受户籍制度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二元社会体制的制约,人口迁移处于低潮期。
19781983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只能“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向当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转移。这一阶段人口迁移仍主要延续改革开放前的趋势,年迁移量大致保持在1400万~2300万人。
1984200019841993年,人口主要向小城镇迁移流动逐步发展到向各级城市甚至东部大城市迁移流动,其迁移流动规模及强度也呈渐趋扩大、增强态势。这一时期,省际自发迁移人数也大致由120万增加到320万,迁移率由1%左右上升到2.5%以上。1995年总迁移人口大致为1300多万人,省际迁移人口为350多万,2000年二者分别增加到3200多万人和1000多万人,分别增长了约1.89倍和2.41倍。

——整理自王桂新《新中国人口迁移70年:机制、过程与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趋势。
(2)阅读材料,以“人口与时代”为主题,自拟题目,结合中国现代史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充分、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4-04-03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名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百年首钢

首钢,自1919年扎根于石景山起,已经走过了风风雨雨的百年历程。各个时期在工人中传唱的歌谣,体现了时代的变迁。

所处时期

歌谣内容

1919-1948年

蒿草半人高,烟囱鸟做巢,黄沙吹满面,野兔遍地跑。总也不出铁,生活没依靠,救国更没招。火车一冒烟,来到石景山。干的牛马活,吃的混合面。鞋子没有底,袜子耍了圈。鬼子刺刀下,早晚一命完。要想回家去,没有盘缠钱。工人天天盼,鬼子早完蛋。

金元券法币票,开支发了一大抱,一斤粮食买不到,饿得肚子咕咕叫,工业救国成口号。

1949-1978年

修好旧机车,点燃炉中火,炼出好铁水,献礼新中国!

一天打破两面鼓,两天敲碎三面锣,不是锣鼓质量差,是社会主义建设喜事多!

1979年以来

说改革,话开放,工资年年往上涨,做主人,创第一,我为四化多炼钢!迎奥运,大搬迁,转岗分流没怨言,奔赴河北曹妃甸,还给首都蓝蓝的天!海滩新建大钢广,挺进世界500强,炼出一流优质钢,再创首钢新辉煌!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以“百年首钢与时代变迁”为主题,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4-04-0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石景山区2024届高三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78年的那个冬夜,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挤在一间低矮残破的茅草屋里,“秘密”召开关系到全村命运的会议。最后,村民冒极大的政治风险摁下了鲜红的手印或盖上了印章,搞起了“大包干”。(见图七《生死印——1978·安徽凤阳》)……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作为惟一团体入选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时代在不断变化,“小岗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而其不变的惟有“改革”二字,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这40年小岗在不断改革中走向“不惑”。

——《中华儿女人物观察》2019.1.14


材料二       为国家一级文物:告别田赋鼎

该鼎由河北灵寿县农民王三妮自铸,铜鼎铭文共560字,记农业税废止事,铭文最后写道: “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



根据材料,结合相关史实,围绕图文价值,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立论正确,史论结合,史实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03-31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浙江省“9+1高中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某些年份《深圳特区报》的部分新闻标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发行时间

新闻标题(部分)

198166日(试版)《任仲夷向本报记者谈经济特区大胆主动开展工作》《深圳引进外资首季五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一半》《罗湖商业区加速建设首期十大厦陆续动工》《蛇口工业区初步奠定基础》《建筑机械展销会成交百六十万元》《本市超额认购国库券总额已达三百多万元》
1985118《国务委员谷牧向人大常委会报告说中央对外开放决策大得人心》《发挥窗口作用建设现代化农业深圳农业科研中心落成》《 “遵义”经验仍指导今日中国》《特区经济迅速发展市民收入逐年增加深圳人消费观念正发生变化》《中建二局一公司创施工新纪录翠兰楼高层建筑主体四十八小时建成一层》
1992109《科技工业园建立群众参与的干部考核监督机制不称职者免业绩差的调》《深圳边检站制订优质服务措施》《南山区加快农村城市化步伐》《盐田港加速疏港铁路建设》
围绕以上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现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9 . 【长江文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以来,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是新时代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任务。某同学参加了学校主题为“讲好长江故事”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笔记一20201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笔记二荆楚文化是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地域文化。在中华文明早期,湖北以其丰富的生态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特征,逐渐形成了崇尚 自然、富于浪漫想象、人与自然深度和.谐的文化理念:在近代历史变革中,湖北也是长江流域的首倡之地,处于时代潮流的中心。在同西方接触过程中,湖北人精研西学,走出长江,勤劳付出,为近代中国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摘编自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长江国家文化公园背景下打造荆楚文化

大品牌的思路与建议》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围绕“讲好长江故事”,自拟题目,写一篇短文。(要求:古今不限、论题明确、逻辑清晰、史实准确、论证有力)
2024-03-1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云学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堰桥“一包三改”

198324日,江苏无锡堰桥乡党委宣布在全乡企业实行的一系列改革,通过以下文件《堰桥乡工业经济承包责任制条例》

《堰桥乡关于实行干部选聘制的规定》

《堰桥公社经联委关于乡镇企业实行职工合同制的规定》

《堰桥工业公司关于乡办企业定员干部计酬方法的规定》

《堰桥乡关于村社定员干部计酬办法的规定》

《堰桥公社经联委关于实行招工考试制的规定》

《堰桥公社经联委关于实行职工文化技术培训制的规定》等文件

《人民日报》在1984413日刊登了该报记者《堰桥乡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成效》的报道。810日《人民日报》再次刊登文章,以《一包三改好》为题,详细介绍堰桥乡“一包三改”经验推广后取得的经济效益和基本经验。

——郁谦《苏南经济改革与发展》


结合材料,以“把‘包’字引向乡镇企业”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03-1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研究卷(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