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一直认为自己居天人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须以朝贡方式进行。到了清朝,造就万邦来朝、八方来仪的盛世,并没有其他帝国那种军事的、经济的功利要求……中国近代外交转型是中西方文化碰撞的结果,它不是基于晚清社会内部新因素产生与发展的刺激而做出的主动反应,而是晚清政府所做出的被动对策。这个特点决定了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发展过程,就是如何处理中国传统外交观念和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之间关系的过程。尽管晚清外交转型没有能够指导晚清外交奏响胜利的旋律,但在西方近代外交理念与制度的挑战下,在中国形成的近代外交思想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价值,这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步入近代化轨道。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的外交历程,就是冲破各种阻力走向世界,与各种不同类型国家逐步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历史。



                              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形成了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见上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外交开始转型,其核心是由普通外交转变为大国外交,由弱势外交转变为强势外交,由消极被动外交转变为积极主动外交。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外交转型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949年、1972年和1992年三次与外国建交的高峰中任选一次,分析形成该建交高峰的国内外因素,并提出你对当今中国外交的建议。
2 . 除较早写入联合国决议的“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外,2017年9月,联合国大会将“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写入“联合国与全球经济治理”决议;2018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农村贫困问题的决议也将“精准扶贫”理念明确写入其中。这(     
A.表明中国引领全球治理变革B.重构了国际经济新秩序
C.反映了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向D.彰显了中国智慧和力量
3 . 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香港问题的成功解决给国际上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材料中的“新办法”是指(     
A.一国两制原则B.民族自决原则C.一个中国原则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 2013年11月23日,我国向全世界庄严宣布划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并发布航空器识别规则公告及识别区示意图,规定凡是飞越该范围的外国军机或民航飞机必须向我方提前报告任务性质、进行安全识别。这一做法(     
A.基于通信技术发展B.利于推动文化输出
C.凸显大国责任担当D.旨在捍卫国家主权
5 .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进一步巩固对广大西南地区的统治,雍正皇帝在改土归流的基础上实行了一系列的开发政策。针对土税繁多且杂乱的现象,雍正采取轻收、划一政策,按内地“摊丁入亩”征收。雍正还在西南地区丈量土地、鼓励开垦,针对大量无主荒地或生荒地,他发牛种,给银两,分房屋以鼓励垦种。开发水路交通也是其措施的重要内容,如清廷在苗区组织苗民修筑公路,所修公路北达四川、东入贵州。雍正还在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开设学校,批准各州县科举之名额。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充分地照顾到了台湾同胞的最大利益。海峡两岸山水相连、骨肉同胞血脉相通,两岸统一后,台湾同胞可以与大陆人民共享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尊严和荣誉。两岸不仅在政治上可以共存,和平共处,而且在经济上合作往来,互惠互补。将台湾社会长治久安与中华大业统一在“一国两制”的架构下.无一不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因此,以“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两岸的和平统一是最佳的选择。

——摘编自民革中央联络部《台湾前途与“一国两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边远地区管理政策的特点。
(2)概括材料二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理由。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统一问题的认识。
6 .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始确立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
③经济总量跃升至世界第二位
④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11-17更新 | 618次组卷 | 16卷引用: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20年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提出要大幅精简各类重复审批,深化项目审批制度与“证照分离”改革,大幅提高核准审批效率。这表明我国(     
A.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阶段B.现代企业制度逐渐建立
C.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国家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8 . 早在1919年,孙中山就提出过建设青藏铁路的构想。这一构想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始终处于概念阶段。1958年,新中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克服重重困难,开始进行青藏铁路的分段施工。2006年,青藏铁路得以全线贯通。这最能说明,我国(     
A.社会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B.拥有青藏地区的完全主权
C.以铁路建设引领西部开发D.落实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022-08-08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1955年2月14日,蒋介石在答中外记者问时说:“在四千余年的中国历史上,虽间有卖国贼勾结敌寇叛乱之事,但中华民族不久终归于一统。‘汉贼不两立’,为中国人立身报国的基本立场。”据此可知,蒋介石(        
A.主张海峡两岸实现“三通”B.反对外部势力插手中国内政
C.认同“一国两制”的构想D.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和平谈判
10 .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存在的混乱现象和全球治理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倡导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促进各国文化广泛交流
C.召开不结盟首脑会议D.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深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