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早期的中国人在打量欧美人时,套用了以往几千年中与亚洲各国往来的模式。中国人还搞混了西方各国的名称。如在阮元主持编写的广东地方志中记载,殖民菲律宾的西班牙是居住在斯里兰卡和马六甲之间的蛮夷,葡萄牙位于马六甲附近,英国即是荷兰或为后者的属国,法国人原为佛教徒,后改信基督教(当时中国人普遍认为基督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而法国即是葡萄牙云云。当魏源等杰出之士试图了解西方时,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西方著作的译本。时人对西方一无所知,当西方开始横行中国时,中国人才发现,多少年来对付外夷行之有效的那套办法突然失灵,丝毫不起作用。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的局势,中国大力推动伙伴关系的构建,与世界各国先后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伙伴关系。伙伴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寻求共同利益,协商合作,结伴而不结盟,是在后冷战时期推动新型国家间关系的创新,也助推了冷战后世界走向非对抗的新格局。中国提出了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的基本要义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目的在于推动构建一种有别于历史上大国争霸、称霸的新关系。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所遵循的原则是协商共建,正如“一带一路”倡议,所遵循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为所有参与方提供开放的大平台,旨在推动构建新型的发展合作关系与秩序;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旨在推动构建一种和谐共处、合作发展的新世界。面对大变局,人类需要以新的理念面向未来的国际新秩序。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早期的中国人应对千年变局的态度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上述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千年变局与百年变局的差异性,简析中国在外交方面如何应对百年变局。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两次应对变局的启示。
2024-02-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月考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