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 道试题
1 . 世界博览会是人类的盛会,它汇集人类文明之大成,同时也展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未来。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5月1日,首届综合类世界博览会在伦敦水晶宫开幕(下图)。在160天的展期中,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士约630万人次参观。……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有钻孔机、拉线机、纺纱机、抽水机等等,这些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



(1)英国为什么能够成功举办首届世博会?

材料二:1915年的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博会是令中国人难忘的一次盛会,中国共获取12l l枚奖牌。华夏民族醇香的酒文化在这届博览会上出类拔萃,茅台和金奖白兰地从此声名远扬……中国的手工艺瑰宝也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博览会上取得不菲成绩。但几乎没有一件获奖产品属于现代工业成果。(注:此外,中国展品还有丝绸、瓷器、茶叶。本次博览会后,中国出口大幅度增加。)

                                                                           ——《世界知识》2009年第17期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巴拿马世博会上参展商品的特点。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世博会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近现代工业化服务。19世纪中叶以来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几乎都在世博会上出现过。如果没有世博会,爱迪生的发明也许不能迅速得到普及;电话机与电报机也许不能很快受到青睐;拉链、魔方和萨克斯也许不能如此风靡世界。


(3)据材料三概述世博会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四:2002年,中国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这将是世博会举办151年以来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截至2009年9月,已有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确定参展,参观人数预计约7000万人次。有望创下世博会历史的最高纪录。



(4)2002年中国上海申博成功,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哪些?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对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
2024-03-2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中新网台北2008年11月电: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基金董事长江丙坤今日在台北举行第二次“陈江会谈”,这将成为两岸关系改善的重要标志。海峡两岸由敌对隔绝向频繁交流转变的原因有(     
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
②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缓和的政策措施
③台湾当局被迫逐渐放松对两岸“三通”的限制
④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和努力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D.①②③
2024-03-2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如图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三次建交高潮。与这三次高潮成因相对应的选项是(     
A.中苏建交、尼克松访华、两极格局的崩溃B.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C.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加入WTOD.实行“一边倒”外交、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美建交公报》签订
2024-03-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表中体现的共同的政治理念是(       

时间

政策

名称

1947年5月

设立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1980年3月

设立经济特区

深圳特区

1997年7月

设立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A.独立自主,主权毋庸置疑B.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搁置分歧,民族利益至上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2024-03-18更新 | 238次组卷 | 135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2019年上半年,中国举行了三场主场外交活动(如下表),这三场外交活动共同体现了中国(        
外交活动 中国声音
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是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 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昭示着未来,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
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相互尊重、和谐共处的中国理念,为世界和平发展开辟新路径,为构建亚洲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指明了方向。
A.多边外交,打破了超级大国霸权的局面B.和平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独立自主,坚持原则与灵活并举的外交D.开放发展,加强与周边国家间的交流
2023-06-01更新 | 234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0届广西玉林、柳州、贵港、百色四市高三5月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讲话中,首次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7年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决议,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达成广泛共识。这说明(     
A.中国重视睦邻友好外交B.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C.美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D.民族国家间的竞争消亡
2023-05-16更新 | 215次组卷 | 31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19年,习近平主席指出,“要继续高举联合国这面多边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二十国集团、欧盟等全球和区域多边机制的建设性作用,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可知,新时代中国外交的主要方向是(     
A.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推动和完善全球多边治理
C.维护国家经济主权的安全D.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
2023-01-15更新 | 511次组卷 | 49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0届高三6月供题(一)文综历史试题
8 . 我国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坚持放在首位的是
A.农业B.轻工业C.重工业D.国防工业
2021-01-2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陈致中在《中国周边舆情调查研究》说:“外界舆论称上合组织为“东方北约”,既是对上合组织的误读,也是毫无根据的。中俄在西方来说是两个战略上的对手,中俄的合作,自然而然会想到会针对西方、针对北约,所以冠了“东方北约”这样的名称,实际上上合组织在合作过程当中理念是非常清楚的。”下列各项中对上合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发展成为区域性多边合作组织B.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
C.提供了经济先行、互利协作的新型合作模式D.承认多样化,相互尊重
10 .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开眼看世界,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也逐渐深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前,纵观整个知识分子阶层,除了王韬、黄遵宪等人明确称赞日本,主张学习日本外,大多数都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尤其对日本改变祖宗成法,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法不能接受,讽之为“东头西脚,不成东西”。     

——《甲午战败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影响》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向光绪帝进呈他编写的《日本变政考》。此书分条记载了从明治元年(1868年)起至明治二十三年(1890年)止的明治维新的大事。康有为宣称“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一切已足”。光绪帝见到此书如获至宝,将它作为百日维新的指南。   

                                                                   ——《康有为变法思想新探》

《时代周刊》是美国的时事性周刊之一,对国际重大事件进行跟踪报道。《时代周刊》对中国的报道有以下内容:

     封面
1950年12月11日封面人物是毛主席,标题是:红色中国的毛。
1954年5月10日封面人物是周恩来总理,他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目露凶光”的青龙。
1972年3月6日封面用汉字“友”把画面切割成几块,其中包括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的会面;尼克松一行参观长城、观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等。
1979年1月1日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被评为本年度的风云人物,宣称“邓小平代表了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1986年1月6日封面人物是邓小平,他再一次成为年度风云人物。
1996年1月29日封面人物巩俐是第一位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艺人。
2002年11月18日封面刊登了姚明身穿NBA休斯敦火箭队战袍的照片,被称为“巨人先生”。
2003年以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中国影视、音乐、体育等各界人物不胜枚举。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分析为什么大多数知识分子讽刺日本仿效西洋政治制度的做为“东头西脚,不成东西”?合材料二和所学,指出康有为对明治维新的看法并分析其原因。
(2)结合材料和所学,从“美国对中国态度变化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0-08-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