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5年之后,随着国际形势与国内局势的变化,中共对大革命失败后所采取的“左”的关门主义作了调整。193510月,党在秘密指示信中确认了“统一战线是抗战反蒋的总策略”。193611日,毛泽东致电朱德时对已发生转变的革命话语作了总结,指出政治局在共产国际指示之下有“新策略”决定,目前主要口号为“民族统一战线,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国防政府,抗日联军,土地革命与民族革命相结合,国内战争与民族战争相结合”。

——摘编自夏清《词汇竞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材料二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统一战线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组成的联盟,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统一战线发展为工人,农民两个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政治联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了拥护祖国统一爱国者的概念,统一战线的范围拓展到大陆范围外,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则成为联系和团结的重要对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统一战线的重点是为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服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的职能调整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上来。在1994年第三次全国统战理论工作会议上,构建统一战线学理论体系的问题被提出来。2000年,统一战线是一门科学这一提法被写入中共中央文件。

——摘编自范景鹏《新中国成立70年统一战线的发展变化与历史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民族统一战线”口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统一战线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