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逐步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改革开放的起步、成长乃至曲折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整个理论体系的主题宗旨是(     
A.实现人民美好生活B.建立富强民主国家C.坚持马克思主义D.巩固共产党领导
2 .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A.中共“十四大”B.十一届三中全会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五大”
3 . 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是(     
A.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胡锦涛“科学发展观”
C.邓小平理论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024-04-06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开始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大的发展阶段:1949—1978年的奠基时期;1978—2012年的快速发展时期;2012年至今的走向成熟时期。其中,每个大的发展阶段又可根据其阶段性特征,具体划分为若干小的发展阶段。

——据马敏《历史视角下的“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活动或成果结果
封建主义式现代化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失败
资本主义式现代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失败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创造条件
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借鉴苏联
“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规划曲折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改革开放和“三步走”发展战略成就辉煌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杨德山《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和实践经验》

(1)概述材料一把1949年和1978年作为划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阶段节点的依据。
(2)分析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第二阶段“快速发展”的新突破。
(3)分析材料二,谈一谈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经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A.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B.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
C.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D.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2022-06-02更新 | 552次组卷 | 143卷引用:内蒙古包头三十三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Ⅱ)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有2000多个民族,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的社会历史发展不同,他们的发展水平不同,民主的形式和途径也是不相同的。

——温家宝

材料二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材料三   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温家宝


(1)近代以来世界上呈现出哪些不同的民主形式?分别概括指出近代史上英美建立民主制的形式和途径。
(2)材料二认为,美国宪法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3)从材料三观点的角度分析法国《人权宣言》所产生的影响。
2022-03-0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蒙古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调研(期中)历史试题
7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与时俱进不断创新B.学习借鉴中体西用
C.推陈出新独辟蹊径D.兼容并包多元发展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

材料一   李鸿章办了多年洋务之后,在给曾国藩的信中写道:“惟中国政体,官与民、内与外均难合一……抑实不如日本。”后来,曾为洋务运动旗帜的江南制造总局,被日军侵占,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江南造船所”。

——摘自《外国人评点李鸿章》

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聚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经过艰难抉择,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

——《复兴之路》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化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分析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孙中山的革命理想被概括为什么?为什么说孙中山的革命理想在当时没有完全实现?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风俗的变革有哪些具体的促进作用(举一例)?
(4)中国近代化历程虽然急促而又悲壮,但对中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所产生的共同的积极作用。
(5)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正确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苏俄式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
(6)从近代中国的百年沧桑巨变中,我们能得到什么认识?
2021-10-21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三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判断
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B.指明了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发展方向
C.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D.与中共八大的矛盾判断保持高度一致
10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需要B.物质生活需要
C.精神生活需要D.物质文化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