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括提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如图为1984、1988、1992年三届夏季奥运会召开期间,《人民日报》有关报道高频词云图(字号越大,频次越高)。这反映出当时(       
A.“三老四严”的作风过硬B.积极进取的社会氛围浓厚
C.“双百”方针得以重新恢复D.勇于创新的劳模精神形成
2024-02-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这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古人认为“天命靡常”,王朝更替是天命转移的结果,“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周武王指责商纣“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唐太宗认为“隋炀帝广造宫室,以肆行幸”,结果“人力不堪,相聚为贼”。明太祖评论汉唐之亡说:“汉亡于外戚、奄寺,唐亡于藩镇、戎狄”。

——摘编自郑任钊《从历史看治乱兴衰周期》

材料二   《共产党宣言》庄严宣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并一以贯之体现到党的全部奋斗之中。

——摘自李立峰《把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材料三   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典故来自于19457月毛泽东和黄炎培的“窑洞对”,其形象地概括了古今中外众多政权最终难以避免垮台的宿命,对我们党来说也是一道难题。面对黄炎培的疑问,毛泽东给出了我们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才不会人亡政息。

——摘编自王高贺《破解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难题的新答案》

材料四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自我革命”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十个历史经验之一。一面依靠人民监督的外在力量,一面依靠内在的反省和纠正的能力与机制。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了一条长期执政条件下解决自身问题、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这是历史上不曾有过的。

——摘自郑任钊《从历史看治乱兴衰周期》

(1)概括材料一中关于王朝兴衰的观点。
(2)结合材料二、三、列举中国共产党“让人民来监督政府”的重大举措,并概述其能够做到的主要原因。
(3)依据材料四、简析中国共产党探索出跳出历史周期率成功道路的意义。
3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经》

材料二   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陆有石室,川有铁桥,海有轮舟,竭国力以购军舰,睃民财以效洋操,如此者可谓之文明乎,决不可。何也,皆其形质也,非其精神也……求文明而从精神入,如导大川,一清其源,则千里直泻,沛然莫之能御也。

——梁启超《国民十大元气论》

材料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具体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创新性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既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又包括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人类和平发展新道路。

——李包庚李琳《马克思主义文明观视域中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文明观”的内涵,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简述中国现代文明观的意义。
4 . “国庆三部曲”《我和我的父亲》《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屡创票房新高。“国庆三部曲”反映了( )
A.艺术审美与价值引导的统一B.电影艺术的创新
C.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真实历程D.文化宣传的多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第三步是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又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指的是“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两者关系是(     
A.“十五大”修正了“十三大”提出的发展目标B.“十五大”极大提高“十三大”奋斗目标指数
C.“十五大”进一步明确了“十三大”奋斗目标D.“十五大”比“十三大”奋斗目标更符合国情
2023-01-02更新 | 20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6 .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中国人把2022年北京冬奥会办成了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冬奥会的成功举办(     
A.说明中国成为体育强国B.说明体育文化成为主流
C.体现了改革开放新理念D.体现了中国的道路自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迄今所走过的100年,是不断应对困难与风险的100年,在这一过程中,它遇到的艰难险阻是世界。上任何政党都不可比拟的。但令人敬佩的是,中国共产党有效应对了这些复杂局面。百年中国共产党应对各种重大困难和风险的历史经验有多方面,择其要者,总结分析如下

一、要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正确判断形势,适时调整政策,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

二、要毫不动摇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三、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保证党的政策得到强有力的贯彻执行。

四、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力量和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所提供的强大动力,凝心聚智,化危为机。

——摘编自柳建辉《百年中国共产党应对重大困难和风险的历史经验》(2021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相关史实,自拟论题予以论述。(说明:运用具体史实,对材料的一点或整体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8 . 马丁·雅克评价;“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就是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勒、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马丁·雅克评价的对象是指(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9 . 下图是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历史时空轴。该小组的学习主题是中国(     

A.综合国力日益增强B.科技创造力日益提升
C.理论创新不断推进D.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2022-07-05更新 | 947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勤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