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世界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所示为卢浮宫博物馆的馆藏品“纳拉姆辛胜利石碑”。图中高大威猛的形象是国王纳拉姆辛(前2291年~前2255年在位,阿卡德第四任统治者)本人的全身像。他戴上了两河流域艺术传统中神的形象所独有的牛角帽,在士兵及敌人之上,走上山去,走向太阳。该碑上的描绘反映了当时两河流域(       

A.亚述帝国君主的军事成就B.已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C.文化传承得到统治者重视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世纪初,“从小就在某个行业做学徒学习技术”并“期盼成人后凭借技能享受丰裕生活”的美国男工发现“希望化为泡影”,因为没有技术的“妇女仅仅工作几个月,就因工资低廉而受到雇主青睐和支持”。这一现象反映了(     
A.妇女比男子经验更成熟B.技术失去竞争的优势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685年之后,成千上万的法国新教徒因宗教冲突而避居英国,他们带去了新技术,钟表制造商向英国人传授了钟和表的制造工艺,玻璃制造商在英国创立了窗户玻璃制造业。据此可知(     
A.英国与法国综合实力差距巨大B.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技术转移
C.英国工业发展依赖于外国技术D.宗教改革助推了英国经济发展
4 . 美国思想家芒福德指出,对工业革命影响最大的发明或许并非蒸汽机,而是钟表。钟表令劳动不再以天(或季度),而是以小时(甚至分钟)为单位被组织起来。其意在强调(     
A.钟表使用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B.钟表决定了生产组织形式
C.生产力发展压缩工人休闲空间D.工业化推动钟表技术发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一是他首次为印度各地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共同的语言和一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二是不可避免的使印度产生政治上的自觉性和自治要求一批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利用欧洲的思想意识攻击英国的统治,并组织了一个民族主义运动”。该论述的主题是英国殖民侵略(     
A.客观上促进文化重构B.建设性远大于破坏性
C.有利于民族独立运动D.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
2024-04-02更新 | 459次组卷 | 16卷引用: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单元测试卷)-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选必3)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曲辕犁在中国耕犁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增加了策额、压镜、犁评,可以调节耕地深度。曲辕代替直辕,使犁辕缩短,减轻犁身重量,转动方便。辕由直变曲,降低了犁的受力点,既减轻了农夫的体力消耗,又大大节省了畜力。因此,曲辕犁不但适合江南水田耕作的需要,而且在丘陵山地也可以使用,在北方中原也推广开来,成为唐代最主要的耕犁。我国耕犁发展到唐代,已经基本定型了,现在使用的耕犁实际上和唐代的曲辕犁没什么两样。

——摘编自杨向春《唐代的耕牛与牛耕》

材料二   18世纪英国纺纱业社会技术系统转型过程中,发明家和企业家起到了直接推动的作用,而消费者、政府等多种社会组织也发挥了重要的影响。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变、市场机制的作用,英国社会创新不断,到18世纪,社会出现发明热和投资热。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收入增加,消费者追求生活时尚,积极购买新产品,这是技术创新得以产生和应用的根本所在。可以看到,英国社会的众多行动者都对纺纱业的社会技术系统转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值得强调的是,制度和政策对创新驱动发展始终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摘编自迟红刚、徐飞《从技术创新到社会技术系统转型——工业革命先导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历史启示》

材料三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为主要标志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仅在现代工业生产上,而且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上,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网民数达到4.89亿,已接近5.38亿的互联网总用户数。在过去18个月中,全球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了近10倍,目前已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10.1%,其中我国的占比更高达17.8%。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都在迅速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形式、营销推广方式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巨大变化。伴随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一个规模庞大、拉动效应极强的新兴市场正在孕育形成。从这个角度上看,第三次工业革命,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更是生活模式的改变,影响是全方位的。

——摘编自兰建平《“第三次浪潮”到“第三次工业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曲辕犁的优点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18世纪英国纺纱领域涌现出的新发明,概括英国新发明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技术革新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701年英格兰和威尔士两座城市的人口为582.6万,1851年达2087.9万。1701年,北部和西北部在总人口中占43.5%,伦敦和南部占56.5%,1831年,北都和西北部49.9%,伦敦和南部50.1%。就人口的流向看,1696.英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数的34,而到1831年时,全国从事农业人数还不到全国总户数的30%。

——摘编自黄光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材料二   1642年英国成年男子的识字率仅为三分之一、到了1840年时,达到了三分之二、妇女的识字率也达到50%。同时,国家开始干预和兴办教育,19世纪30年代开始,出现了新大学运动,很多实用学科进入大学课堂,为社会培养了众多科技人才。

——摘编自马建康《工业革命对英国国民教育发展的影响)等


(1)根据材料一、归纳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晚期英国国民教育快速发展的原因。
(3)列举工业革命时期的交通工具发明,并指出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进入什么时代?
2024-01-10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2第二单元测试卷B卷
9 . 西门子是德国电气工程行业重要的成员,公司于1897年改组为股份公司,1903年合并舒克特公司,组建西门子一舒克特公司。1897年购买一块绿地作为工业园区,新址上建成的第一座工厂西区电缆厂于1899年8月正式投产。后续的建筑包括1905年峻工的维尔纳工厂,重型号机械厂和发电机厂,以及办公大楼。这块地方于1914年正式由官方命名为西门子城。这一现象(       
A.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B.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C.表明社会生产竞争已趋于规范化D.消除了自由主义弊端
10 . 16世纪初,天花从西班牙殖民者那里开始传入北美。后在北美各地的印第安人中流行,休伦人遭受的打击极为惨烈,1634—1640 年人口数量从3 万下降到1 万。到17 世纪中叶,休伦人走向了灭绝,只留下了一个以其命名的休伦湖。这反映了(       
A.疫病流行打击了美洲文明B.殖民掠夺使美洲人口减少
C.列强殖民扩张竞争的激烈D.新旧大陆的联系不断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