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9年5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巴格达)市场上有中国的丝绸和瓷器,印度和马来群岛的香料、矿物和染料,中亚的红宝石,东非的象牙、金沙和黑奴,北欧和俄罗斯的蜂蜜、黄蜡、毛皮和木材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数学、稻米、棉花、食糖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简述农耕文明区具备稳步扩大范围和影响的优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人的商业活动范围。概括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贡献。
2022-09-08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纲要下同步练习
2 . 文明因多样面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在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亚洲人民创造了辉煌的文明成果。《诗经》《论语》《一千零一夜》、楔形文字、阿拉伯数字、造纸术、印刷术……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摘编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材料二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等成为古今文明交流互鉴的途径和纽带。

材料三   2019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提出“相互尊重”“开放包容”等4点主张。而与此同时,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办公室主任斯金纳则发表“文明冲突”的谬论。


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请写出距今约6000年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农耕居民代表名称。
(2)公元前18世纪,两河流域孕育的法律文明成果是什么?
(3)请写出古代丝绸之路开辟的意义。列举一例唐朝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
(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对待人类世界的不同文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2020年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强调……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根据所学,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B.《汉谟拉比法典》
C.《拿破仑民法典》D.《拿破仑刑法典》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