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公元1世纪印度地区出现的犍陀罗艺术风格的佛像。其特色是面容呈椭圆形,鼻梁如剑一般高而长,身着希腊式服装,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这类佛像的造像风格可用于佐证(     

A.亚历山大东征带来的文化融合B.阿拉伯帝国在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希腊城邦海外殖民产生的影响D.印度地区佛教出现了世俗化倾向
2 . 凯撒征服了高卢,而且是第一个跨过莱茵河,去进攻日耳曼人的罗马人,大大开拓了罗马的疆域。公元前44年,罗马传闻凯撒想接受国王的称号,自从500年前罗马结束君主制以来,罗马人就一直蔑视被一个国王统治的观念。于是,60名元老院议员串通起来,密谋暗杀凯撒。在那个以“3月 15日”著称的日子,当凯撒走进元老院时,阴谋者们一齐刺杀了他,这位“国父”当场毙命。“凯撒之死”反映的实质是(     
A.平民与贵族之争B.罗马与外族之争
C.凯撒与元老之争D.共和与帝制之争
2024-03-09更新 | 362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性考试模拟(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在波斯帝国曾经的都城帕萨尔加德的遗迹上伫立着一根石柱,石柱上的雕刻是波斯国王居鲁士(如图)。他穿着伊朗西部高原的埃兰人风格的外袍;戴着奇特的埃及人风格的王冠;系着亚述人和腓尼基人风格的绳结;身后是波斯人风格的四个翅膀。这体现出波斯帝国(     

A.促进了不同地域文明的融合B.对外来文明持开放态度
C.建立了复杂的国家管理系统D.扩大了希腊化的文明区
2024-02-23更新 | 690次组卷 | 1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4 . 有学者通过归纳公元前 190年、公元前 189 年发生在罗马的大事,分析了共和国主要政治机构的权力、在政治生活中的实际作用及其相互关系,认为军国大事的突出地位让执政官和元老院占据政治舞台中心,但人民大会与保民官仍然是罗马共和国政治中不可忽视的因素。这主要说明当时罗马共和国(     
A.呈现混合政体政治特点B.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衡
C.政治体制缺少民主因素D.对外战争决定权力运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是古埃及国王纳尔迈(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在祭祀化妆时使用的调色板。正面纳尔迈头戴象征下埃及的红冠,与高级祭司和军队一起巡视战场;反面纳尔迈头戴象征上埃及的白冠,右手紧握权标击打敌人,一只隼鹰将三角洲地方的俘虏带来交给国王。据此可知(     

A.浮雕展现文明融合进程B.古埃及王权已达到顶峰
C.战争推动埃及统一过程D.宗教祭祀反映经济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古希腊建筑代表主要是纪念性建筑,如神庙和大量的公共活动场所——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敞廊等,此外还有祭祀帝王、祖先及英雄的庙宇。古希腊信奉多神教,各城市、家族甚至个人均有自己的守护神。这说明古希腊人(     

A.重视道德教化B.关注公共生活C.强调个人权力D.守旧思维突出
2024-01-31更新 | 284次组卷 | 5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4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希罗多德等希腊史家的记述、托勒密王朝碑铭文字(今埃及境内)均表明,古代波斯帝国统治残暴,镇压行省保持稳固统治。而现代对波斯波利斯(位于今伊朗境内)等城市考古发现,当时帝国是以怀柔政策为主统治境内其他族群。由此说明(     
A.文字史料比实物史料更为可信B.相互矛盾的历史史料不可采用
C.考古是辨识古代文明最终依据D.立场态度影响历史记载真实性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

——《史记·匈奴列传》

“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二   古罗马也曾修筑过“千里长城”。从1世纪到3世纪,罗马人为防备日耳曼人的袭扰,陆续在莱茵河与多瑙河之间修建了一条“防御之墙”,从今天德国的波恩附近直到雷根堡附近,全长584千米。另外,公元117年,罗马皇帝哈德良来到不列颠视察后,下令修建长城以抵御凯尔特人,该长城由三个罗马军团历时约六年分段筑成,史称哈德良长城,全长约118千米。

——摘编自马兆锋编著《伟大的古罗马文明》

材料三   清朝入关后,一直没有修缮过长城,康熙三十年(1691),古北口一带的城墙有不少地方损坏倒塌,边防总兵蔡元上疏朝廷请求修缮,工部等建议康熙帝予以批准。康熙帝很不以为然,他认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历代经常修缮,但从来都没有因此而免除边患。他说:“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摘编自徐永清《长城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欧亚帝国大规模修筑长城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帝对修筑长城的看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公元前133年和公元前132年,盖约在罗马平民的支持下连任两届保民官。他制定审判法,打破了元老对法庭的垄断,使骑士获得担任法庭成员的权利,并惩处司法审判方面的腐败行为。此外,还颁布法律,规定元老院应在执政官选举前确定其卸任后担任哪一行省总督,避免私相授受最好行省的现象。盖约的这些措施有利于(     
A.提升国家治理能力B.充分维护平民利益
C.保障司法的公正性D.促进帝制最终确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公元前8世纪左右地中海地区形成了一个文明交流共同体,如表为该地区经济状况,这反映出当时()
地区经济活动
大多数地区以本地农业为主要的经济活动形式
古希腊本地农业仍然是主要的社会与经济基础,城邦的社会与政治力量的主体是自由农民
古代埃及农业的地位和重要性也远远高于商业活动。商业活动主要是为了获取原料和一些贵重物品
A.农业技术的发展较快B.社会阶级分化的进程加快
C.工商业发展面临困境D.区域文明交流的规模有限
2024-01-29更新 | 3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