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距今7000年—4000年前,主要文明古国相继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他们创造了自己的神话传说,古埃及的法老自称是“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的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的君主自称“天子”。他们都创造了自己的历法,一年都分12个月。这反映了(     
A.自然环境相似造成文明的趋同B.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和相似性
C.经济发展推动阶级社会的出现D.古代各个文明间的交流频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制和寡头制的真正区别不在于人数的多与少,而在于贫富的差异;民主制是穷人执政,寡头制是富人执政。据此可推知他(       
A.推崇无政府主义管理B.反对实行城邦民主制
C.主张实行代议民主制D.倾向于中产阶级执政
2024-05-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龙岩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波斯国王登基之时,不但要在波斯人传统的登基地(帕撒加戴)举行仪式,而且要到埃及和巴比伦分别加冕为埃及王和巴比伦王,同时又要自称“众王之王”“各省之王”。此举旨在(     
A.宣扬王权,直控地方B.推动交流,实施教化
C.强化认同,维持帝国统一D.加强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早期真正能够进入文明阶段的只有埃及、巴比伦、印度与中国。因为这些地区有大河或河谷以及由此造成的广袤的冲积平原,广袤的平原便于农耕,而宽阔的大河便于灌溉。由此可见,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水平B.地理环境C.社会分工D.社会制度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汉谟拉比国王制定了两河流域历史上最完备的《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共约282条,内容丰富,涉及司法管理、刑法、婚姻法、财产继承法、收养法、治安管理法、财产租赁法、工资法以及奴隶买卖法等。由此可知,两河流域(       
A.最早实行了以法治国B.注重通过法律治理国家
C.确定了君主专制体制D.形成了早期奴隶制文明
6 . 考古学家在南美的秘鲁和印度河谷的摩亨朱达罗(今巴基斯坦境内)挖掘出了4000多年前的棉布碎片:在新疆罗布泊西汉末至东汉的楼兰遗址中,发现了非洲棉的棉布残片,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棉织物。这反映了(     
A.技术传播突破地理障碍B.人类文明发展的多源性
C.文明演进呈一体化趋势D.历史研究依赖考古发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原始社会的生产生活活动。这可用于说明原始社会(       

约300万年前~约1万年前

约1万年前~约公元前3500年

获取食物的主要方式

采集、渔猎

农业、畜牧业

主要食物种类

植物果实、茎叶、鱼虾、动物

小麦、大麦、水稻、粟、玉米、甘薯;绵羊、山羊、猪、狗、骆马

主要生产工具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A.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落后B.工具进步促进农业产生
C.人类完全依赖自然资源D.各地区食物生产多元化
2023-05-08更新 | 176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二中学等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公云前6世纪末的波斯帝国王室艺术作品《贝希斯敦铭文》的浮雕示意图,浮雕四周用楔形文字记录了大流士一世的平叛功绩。该作品(     
A.与历史文献互证能完全还原历史真相B.为研究大流士王权理念提供实物史料
C.是破解古代陈亚楔形文字的关键素材D.是研究波斯帝国官僚体系的图像史料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考古发掘表明,位于西亚巴勒斯坦的耶利哥遗址原是一处猎人村,到公元前7000—6000年间发展成为一村镇遗址,其中有圆形竖穴居室、用雕琢规整石块垒的城墙和望楼等。最能解释这一变化的应该是(     
A.地理因素决定文明发展B.农业革命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C.人口增加推动村镇建设D.西亚是人类文明的最早起源地
10 . “这些新殖民出去的城邦和母邦间相聚遥远……彼此充斥着恩怨和矛盾,有时还会发生战争,但是希腊人为了使自身同非希腊的野蛮人相区别,有意保持了强烈的希腊性。”为此,希腊在地中海世界的各殖民城邦跋山涉水来到奥林匹亚圣地,参加那里的宗教盛宴。由此可见,希腊的殖民活动(       
A.延续了母邦政治制度B.推动希腊文化传播
C.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D.贯穿着民族认同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