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2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格里芬是神话中欧亚草原上黄金宝藏的守卫者,其形象主要呈现为:鹰头、鸟翼、狮身。如图是格里芬在欧亚地区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各种形象。这反映出(     

A.欧亚文明传承的连续性B.区域文化传播的变异性
C.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致性D.世界文化发展的同源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荷马时代文学中的英雄形象,不再是早期希腊神话中英雄身上那种惊人的单一性格——英勇,他们既与大地血脉相通,有着集体的道德观,又表现出显示自我的强烈愿望,如《奥德赛》中极力描绘了结束特洛伊战争的奥德赛的狡黠性格。这种转变(     
A.印证人文主义精神深入发展B.完全摆脱了宗教神学的精神束缚
C.彰显了崇尚理性的社会氛围D.得益于城邦民主政治的辉煌成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古代两河流域的宗教始终是多神教,神灵数量难以统计。每座城市,每个街区,甚至每个小居民点都有自己的保护神,信仰虔诚而热烈。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帝国居民彼此之间有着诸多差异,他们对各自城邦的认同根深蒂固,觉得自己不是某个大国的国民,而应该首先是尼普尔人、乌尔人、乌鲁克人、拉尔萨人……不同地区的居民有着自己的风俗和法律习惯。这主要表明古巴比伦王国(       
A.出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文明开化的程度有差异
C.宗教信仰面临强烈危机D.国家治理面临巨大挑战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云南三校高三下学期联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八)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亚里士多德认为,除了拥有财产的成年男性外,所有需要依赖他人生存的人,如奴隶、女人、小孩、受薪阶层都不能成为公民;理想的城邦公民应具备善德,而忙于劳动,无暇学习和从政的工匠、商贩、农民都不适合成为公民。上述观点体现了(     
A.公民是希腊城邦制度的基础B.雅典政治具备理性主义精神
C.穷人被排挤出城邦政治事务D.建立在专政基础上的公民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图描绘了巴比伦人(约公元前700年—前500年)眼中世界的“鸟瞰图”,展示了一个并不大的圆形世界,中心是巴比伦城,四周是海洋以及未知的“荒远之地”。这反映了(       

A.巴比伦人精准绘图技术B.不同区域文明交流频繁
C.巴比伦人对世界的认知D.两河流域成为世界中心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下学期5月高考适应训练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克里斯提尼执政期间实行“陶片放逐法”,对损害公民利益的人进行放逐;1814年,反法同盟占领巴黎,拿破仑在退位后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这一现象说明(     
A.古希腊民主政治影响近代欧洲B.法律在古希腊社会中地位更高
C.流放法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发展D.诠释了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理念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练考(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雅典人通过塑造城邦早期历史“发明了雅典”。雅典演说家鼓吹雅典人是最早出现的人类,他们最早掌握了种植谷物的技艺,率先建立了法律和城邦制度。雅典人通过这些做法(     
A.构建自我身份认同B.建立民主政治秩序
C.记述雅典历史进程D.推动城邦法制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大约在公元前3200年,分别来自伊朗高原边缘和安纳托利亚的加喜特人与赫梯人将苏美尔人发明的实心轮改为轻便的轮辐,制成了用于战争的马拉轻型双轮和四轮战车。一千年后,埃及人在同美索不达米亚人的接触中学会了车轮运输。古代车轮的发展可以用来说明(       
A.加喜特人和赫梯人善于征战B.古代区域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C.北非落后于西亚地区的文明D.自然地理环境影响技术发明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东北三省高三下学期5月份大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由国家出资,为参加公民大会的人发放津贴;而十将军的产生始终保持选举而非抽签,可连选连任但却不发给薪俸。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注重打击贵族势力B.贵族掌握国家实权
C.实施权力制衡机制D.平民权利得到保障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压轴信息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的《赫梯法典》规定:“假如任何人使男奴或女奴失明或敲落他的牙齿,则他应交付十玻鲁舍克勒银子,同时用自己的房屋担保。”“假如奴隶反抗自己的主人,则奴隶应被投入水中。”据此可知,《赫梯法典》(     
A.是研究古代希腊城邦的重要史料B.是了解古代西亚埃及关系的依据
C.影响了《汉谟拉比法典》的制定D.反映了赫梯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