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1 . 社会治理是国家的职能。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决定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关键。

材料一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

朝代

地方制度

秦朝

郡县制

汉朝

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州郡县制

隋朝

州县制

唐朝

州县制——①__________

宋朝

州县制——②__________

元朝

__________

明清

省府县三级制

材料二   君主们希望城邦长存,因为他们在臣民中享有应有的荣誉,贵族们乐于在长老院中有一席之地(长老职位本身是对德性的一种奖励),平民则安于监察制,所有人都有入选的机会。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颜一等译《政治学》


(1)阅读表格,补充填空。结合所学,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亚里士多德所提及的是古希腊哪一著名城邦,该城邦主要有哪些政治机构?该城邦的政治制度特点有哪些?
2 . 【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材料一希腊文化.主要是指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希腊古典时代以雅典为代表的文化。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氛围,使希腊城邦孕育、诞生了杰出的文化成就。在古代世界各个文明之中,希腊文化是最有科学性和民主性的古代文化之一。尽管希腊文化的文化基础是吸收东方文化发展起来的,但其文化成果却光辉盖世,获得“古典”的美名。古希腊的文化成就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希腊文化不但以其成果辉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理性精神独树一帜。希腊文化形成以后,像一个高能量的“精神能源”,呈辐射状向地中海周围地区强劲地扩散,自古至今,以致影响着欧洲和世界文明。其影响是巨大的,以致有学者断言:“一切文明国家在一切有关智能的活动方面都是希腊的殖民地。”古典时代的希腊在文化的各个领域出现了全面繁荣:文学、艺术、哲学、史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短短几个世纪里创造出如此辉煌、如此灿烂的古典文明,这就是古希腊文化的迷人之处和光环所在。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希腊的兴衰》

材料二罗马征服整个巴尔干半岛之后,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希腊人被当作奴隶带到罗马,给罗马奴隶主贵族充当家庭教师、医生、仆人、建筑师、乐师等,奴隶教化了主人。同时,许多希腊艺术品被作为战利品运到罗马,各类哲学、文学和科技著作也源源不断地流入罗马,为罗马人所吸收和借鉴。有钱的罗马人,都要尽可能地让自己的子弟赴希腊留学。从文化方面来说,帝国的扩张使得它接触到希腊文化。与希腊人相比,罗马人没有太多的闲暇,他们四处征讨,兵戈扰攘,其精力更多地用于如何维护一个国土广袤的大帝国,而无暇顾及诸如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创造,相反,更注重于实际行动,他们所要求的是运用自身的智慧从哲学中直接找到为其运用的某种行为准则或治国方法,并将他们再进一步具体化。因而,他们用于辩论社会正义的时间少,用以投身国家管理的时间多。因此,古罗马人选择了借鉴。罗马人创建以地中海为中心的政治架构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罗马建国到统一意大利半岛,再经三次布匿战争战胜迦太基,其后又逐一征服马其顿、希腊半岛、叙利亚,最终造就了罗马帝国。在这惨烈、持久的征战中,罗马人对异族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许多统治者和高官都师从希腊奴隶或希腊家庭教师,因为他们认为希腊语更优美,表达力更强。帝国建立后,希腊人的建筑艺术、雕塑和绘画、圆形剧场在罗马迅速蔓延。那些在军事上发迹的贵族发现自己的口才同自己的身份已是大不相称,于是他们纷纷拜倒在能言善辩的希腊人面前,希腊人的修辞学也因此特别走运。

——摘编自谢振玲《论古希腊文化对古罗马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文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希腊文化对古罗马文化产生影响的原因。
2022-08-1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哲学思想、历史、建筑、文学、戏剧、雕塑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欧洲文化发展吏》

材料二   希腊化时代是西方君主专制时代的开始,也是古希腊历史由独立城邦走向统一的世界性帝国的过渡时期,“世界国家”一词就诞生于希腊化时代。亚历山大帝国囊括了的波斯文明、埃及文明和犹太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的一部分,第一次在政治上统一了地中海东部世界,并由此奠定了希腊化文明多元化特征的基础。在亚历山大帝国的创建过程中,伴随着东西方文明交互渗透的过程,超越种族和国界的观念开始呈现。在希腊化的过程中,各地区和各部落之间的差别在缩小,从前的、城邦和公社的闭关自守性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经济和文化的联系在扩大,人们的活动超越了过去的城邦界限,出现了统一的希腊化世界的经济体系,希腊化时代的人们作为庞大王朝的子民有了“四海一家”的意识,希腊化时期的世界主义取代了过去狭隘的民族主义,在多元文化共存局面下的希腊化世界呈现开放的全球意识。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文明“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希腊化”的理解。
2022-08-03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第二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罗马帝国,中国丝织品物以稀为贵,以致不得不颁布一部限制奢侈法来禁止男子们穿丝绸衣服。在中世纪,元代中国的丝织品和绘画与意大利和文艺复兴的形成并非毫无关系。随着东印度公司的创立,东方的各种产品纷纷朝欧洲涌来,随之带来亚洲的各种艺术产品,尤其是中国某些艺术品。

——摘编自(法)艾田蒲《中国之欧洲》

材料二   地中海地区曾经使用的是一种横帆帆船,这种帆船在气候恶劣时较易于驾驶。阿拉伯人使用的是高大的三角形纵帆帆船,它操纵灵活,能逆风行驶。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纵帆帆船传入地中海地区,进而传到大西洋。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设计师结合两种帆船的优点。制造出三桅船,可在任何天气里航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在历史的长河中,19世纪成为一个突出的时期,这个时期欧洲统治者和知识精英坚信他们处在进步的最前沿,体现了世界顶级文明——如此露骨的自信在19世纪前不曾有过,一战以来也未再出现。

——据(德)于尔根·奥斯特哈默《世界的演变:19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中国传入欧洲的文明成果有哪些,并结会所学知识概括其传播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欧洲是站在东方的肩膀上崛起的”……说法的合理性。(至少举二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一战以来欧洲人自信心下降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中海南北两岸的两个地区服饰明显不同,尼罗河流域气候炎热,盛产亚麻,服饰以亚麻为主;古希腊气候较冷,畜牧业发达,羊毛服饰占据主流。亚历山大东征后,埃及的妇女也穿羊毛披肩,波斯、埃及的服饰元素开始大范围的运用到希腊服饰中。

材料二   蒙古人在统治俄罗斯后,许多俄罗斯封建主开始穿长靴、戴圆帽、扎束腰带等,这些习俗,都是从蒙古人那里学来的。中国丝锦大批运到俄罗斯,成为王公贵族喜爱的衣饰物,这种丝锦在今俄罗斯境内多有发现。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

材料

领域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情况摘编
数学与天文地理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10世纪,阿拉伯人修正古希腊人托勒密关于太阳轨道和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
科学技术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哲学思想9世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启发西欧的思想文化。
医学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在西方医学研究中使用。
11 世纪阿拉伯医学家阿维森纳在《医典》一书中把脉象区分为48种,其中有35种与中国的脉象名称相同。

根据材料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材料举例说明。
2022-07-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
7 . 【古希腊城邦与中世纪城市】

材料一   一般来说,城邦综合土地、人民及其政治生活而赋有“邦”或“国”之意,每个城邦都是由一个中心城区,加上周围的农村地区构成。亚里士多德指出:一个城邦最适当的人口限度是大到足以自给生活之所需,小到观察所能遍及。在城邦中,公民通过抽签形式产生管理者,公民大会与公民权力一步一步地得到加强,形成了特有的政治体制,这也催生了希腊思想领域的繁荣。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中叶)希腊城邦发展达到极盛,与爱琴海的早期国家相比,政治制度与国家形式发展水平更高,到了马其顿统治时代,城邦作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单位仍继续存在。

——摘编自张广智《略说古希腊的城邦文明》

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在紧邻古代城市、城邦、修道院的地方或村庄的郊区,开始出现商人聚集地。由商人组织成的经济活跃中心周围很快聚集了一批手艺人,而成群的工匠的手工业产品流传到远距离的他地就必须依靠商人。商人们保证了商品流通,促进了经济的专业化和城市中心人口的集中,因此其阶级权力不断上升。这些城镇由领主建立并保护,旨在招徕自由地租保有者,鼓励他们缴纳货币地租,也有一些领主让渡一些权利,如让与土地保有权,以有利于市镇发展。西欧中世纪将分封制、庄园制等作为其主要标志,城市则成为“封建海洋中的一片孤岛”,由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成为最早的反封建的力量,他们作为摧枯拉朽的力量源泉,不断噬咬着封建社会的内部肌体,孕育着自由和斗争精神,最先在封建体制内部唱响了资本主义的赞歌。

——摘编自朱明《重新审视西欧中世纪城市的“自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城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世纪欧洲封建城市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前1世纪建立,到公元4世纪末分裂,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设置行省管理意大利半岛之外的地区。罗马民族在政治上处于主导地位,意大利以外的人(希腊人除外)被称为“蛮族”。什么是罗马民族呢,那就是罗马人和意大利人,他们在语言、经济和文化上关系密切,也是共同打下帝国天下的核心力量。据一种比较适中的估计,整个帝国人口约5400万,意大利约有人口600万。行省拥有不同程度的自治权。不断成熟的罗马法通行于帝国全境,但整个帝国的罗马化程度很浅,罗马人使用的拉丁语,在帝国东部在政府机关和城市中通行,广大农村则仍是各自语言的世界。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在汉朝国内,除了王侯贵族和奴隶,其他人都是“编户齐民”,编入户籍,地位一样。在汉代中国,汉族居于主要地位。汉族是由先秦时期的华夏族和夷狄各族融合而成的,这个华夷融合而成的民族共同体到了汉朝就称为汉人,也就成为汉族的开端。汉族不仅在人口上是国家的主体,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国家的中坚。汉族统治者把儒家学说定为正宗,用统一的思想来维护国家的统一。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与罗马帝国相比,在国家治理上有何特色?并简析汉朝国家治理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意义。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认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希腊的戏剧起源于酒神崇拜中的民问歌舞。据说,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技术是狄俄尼索斯传授给希腊人,他因此被早为酒神。在葡萄收获的季节,古希腊人会举行盛大的节庆来祭奠他。

材料二   雅典人热衷于看戏,因而依山而建的巨大的半圆形剧场常常挤满了人。雅典城邦提供专项资金用于戏剧公演活动的正常运作。在伯里克利时代,向公民提供观戏津贴已被制度化;演员和剧组会得到来自国库的补贴和私人的赞助;……雅典公民大会专门选出执政官来监督戏剧公演的组织和统筹等相关事宜。戏剧家的创作会敏锐把握公民群体所普遍关心的问题,如城邦政务、社会矛质、人生困惑,等等。

埃斯库罗斯曾自夸道:“看过《七将追忒拜》的人,个个都想当兵打仗。”“戏剧开演前的一些仪式……比如,为国栖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然后这些遗孤又被请到剧场里的荣誉坐席。”

——王邵励、张季云《戏剧公演与雅典城邦政治》

材料三   京剧被称为“国剧”“国粹”,逐渐走向世界,被世界所认可。但有人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任其衰亡就是了;另一种观点认为,京剧是原汁原味的国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该原封不动地加以保存。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戏剧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应该怎样看待当前的京剧艺术?为什么?
10 . 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又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交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征服的扩大,帝国的逐步建立,他才感到要想征服、统治这广袤之世界,就必须对形形色色的当地民族作出让步。他到埃及以阿蒙之子法老自居,在波斯……让步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民族文化上的交流融合。公元前3世纪是希腊化文明的形成期。在亚历山大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三个王国以及后来分离出去的帕加马、巴克特里亚,这时进入了稳定发展、相互竞争的“治天下”时期。

——摘编自杨巨平《希腊化文明的形成、影响与古代诸文明的交叉渗透》

材料二   这一社会差异的严重性在俄国赢得对拿破仑大军的巨大胜利之后变得明显。1815年至1818年间,一支俄罗斯占领军驻扎在法国。当他们回到俄国时,发现沙皇的独裁是无法容忍的……起义不幸地失败了。当时俄国人的生活环境完全不同于西欧普遍的生活环境,更准确地说,俄国缺乏商业、工业。那时存在的是处于社会底层的、被束缚的、无生气的农奴群众,即通常所说的“黑民”与处于社会顶端的贵族和宫廷。因而,种种改革和十二月党人所向往的西方式社会皆得不到群众的支持。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虽然这些革命的根源可以追溯到1914年以前的那些年里,但正是战争本身直接促进了革命……欧洲列强的一个集团同另一个集团血战到底的惨状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数以百万计的殖民地居民作为士兵或劳工加入战争,同样具有破坏性。印度几个师在西线和美索不达米亚作战;许多身着法国制服的非洲人在法国北部作战;大批的中国人和印度支那人在后方的劳动营里服劳役。不用说,有过如此经历后返回家园的殖民地居民对欧洲领主显然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恭顺。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列举“作出让步”在波斯地区的表现。指出“帝国废墟上建立起的三个王国”中位于西亚的王国名称。
(2)根据材料二,概括“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说明“拿破仑大军”对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解读“战争本身……不可弥补地损坏了白人主子的威信”。请结合战后印度斗争史实说明殖民地居民“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恭顺”。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