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8 道试题
1 . 约公元前494年,斯巴达国王克列奥美涅斯已因未能攻占阿哥斯而遭到监察官审判。约公元前506年,斯巴达人规定两个国王中只能一王出征,还必须有两名监察官随行。此外监察官和国王还要每月交换一次誓言。由材料可知
A.国王有名无实B.监察官是国家元首
C.国王与监察官的权力相互制约D.监察官拥有审判监察国王的权力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稷下学宫是中国历史上创办最早、规模最大的国办大学堂。它与差不多同时出现在雅典的希腊学园(又称阿卡德米学院、柏拉图学院)堪称双璧。它们是世界上最早的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思想学术文化中心,分别在世界的东、西方以相似的方式展现出人类早期文明的智慧之光。20世纪初,国学学者邓实在《古学复兴论》中说:“周秦诸子之出世,适当希腊学派兴盛之时,绳绳星球,一东一西,后先相映,如铜山崩而洛钟应,斯亦奇矣!”希腊学派中,最负盛名的“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与希腊学园紧密联系在一起,而稷下学宫则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所在,“周秦诸子的盛况是在这儿形成了一个最高峰”(郭沫若语)。

——摘编自王志民《稷下学宫:文明史上的奇观》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中国稷下学宫与古代希腊学园兴盛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稷下学宫与古代希腊学园的共同作用。
2021-11-12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古代希腊文学“最初的知识就是从摹仿得来的”,还明确指出摹仿的对象包括事件、行动、生活。英国教育理论家怀特海将希腊悲剧诗人而不是希腊早期哲学家,称作是古代欧洲科学思维的真正奠基者。据此可知,古希腊文学        
A.盛行浪漫主义风格B.对社会的描述细腻
C.成就比当时哲学高D.具有理性主义精神
2021-11-1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神和人是同形同性的。他们认为,虽然神的美丽、权能、智慧、法术超越凡人,但是他们的形象、品格、情感、思想等与凡人无任何区别。这体现了古希腊人的
A.人文主义意识B.理性主义精神C.民主政治理念D.创世造人学说
5 . 读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社会结构表。由此可以推知,印度
A.佛教对种姓制度推波助澜B.当时社会矛盾较为尖锐
C.在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D.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2021-11-09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五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恩格斯说:“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各家庭首长间的财产差别炸毁了各地旧的共产制家庭公社,同时也炸毁了各种公社范围内的共同耕作制。”据此可知
A.个体农耕得到长足发展B.公社体制激化社会矛盾
C.社会分工带来深刻影响D.阶级分化导致贫富分化
2021-11-09更新 | 22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艺术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亚历山大东征波斯帝国时,深知自己的优势在陆军,而海军与波斯海军相比宛如“用一支小舰队去碰一支大得多的舰队”,所以“只要把沿海波军基地都占领,也就等于打垮了他们的舰队因为他们那些舰艇将无处招募补充兵员。而且事实上亚洲再也没有他们的海港了”。这反映了亚历山大
A.军事谋略周密得当B.试图全面掌控波斯帝国
C.敢于正面挑战强敌D.集中优势兵力击败波斯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战争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特别是战国时期,天下大乱,不但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所有一切旧的“纳民于轨物”的东西都失去了约束力。……在参加争鸣的诸子百家中,没有谁不提出一套社会改革方案的。经过百家争鸣,宗教、哲学、政治、伦理学说真正达到了结构化、体系化。几乎所有的哲学家,同时又是杰出的社会政治理论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无法逃避他们的时代使命。……百家争鸣,代表着成熟形态的中国文化的源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二   对古代希腊人来说,人是城邦的动物。城邦个体公民的福祉取决于城邦的兴衰,城邦的兴衰取决于道德的兴衰,道德的兴衰取决于城邦公民灵魂之善恶。因此,希腊人文主义者全部激情的焦点在于对灵魂的塑造、对心灵的关切以及培养人的理性的高贵,以实现理性基础上的个人与自身、个人与城邦、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状态。古典人文主义的初衷是解决雅典城邦危机,但在这一过程中,在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基础上,它确立了人之为人的普遍性原则,创立了一种理性精神的美。这种普遍性原则使希腊人文精神不仅属于希腊民族,而且成为了世界性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深远而持续。

——黄伊梅《希腊古典人文主义的内涵与特质》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出现不同特点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古代文明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促进大帝国的兴起。下图所示疆域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B.波斯帝国C.奥斯曼帝国D.阿拉伯帝国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4000~公元前2000年之间)、古埃及(公元前3200~公元前500年之间)、古印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700年之间)、中国(公元前2000年开始)、古希腊(公元前800~公元146年)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发源地”。这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说法。

材料二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副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

材料三 奴隶是主人的工具和财产,不属于人的范畴,不受法律保护;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需向主人赔偿损失;盗窃或藏匿他人奴隶者处死。自由民损毁其他自由民的眼睛,则应损毁其眼;自由民击落其他自由民牙齿,则应击落其齿。

——据《汉谟拉比法典》

材料四 印度的种姓制度



请回答:
(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请探讨造成两类文明巨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提供的资料说明不同文明的交往方式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汉谟拉比法典》所反映的信息。
(4)根据材料四 和所学知识,你能从图片中得到哪些信息?
2021-11-06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