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约公元前2900年左右,定居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建立了一系列的城市国家。苏美尔人对宗教的依赖性很深,他们相信每一种自然力的背后都有其主宰,认为人与神的界限是永恒不变的。这种现象的产生源于
A.早期文明的教化B.农业生产的需要
C.自然环境的影响D.楔形文字的传播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历史学家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人,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32年)。父亲班彪是一个史学家,曾作《后传》六十五篇来续补《史记》。《汉书》就是在《后传》的基础上完成的。和帝永元元年(89年),班固随从车骑将军窦宪出击匈奴,参与谋议。后来在上层统治者的内部斗争中失败入狱,永元四年(92年)死在狱中。那时《汉书》还有八“表”和《天文志》没有写成,汉和帝叫班固的妹妹班昭补作。班昭对于《汉书》的功劳是不能泯灭的,她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有才华的女史学家,也是“二十四史”中绝无仅有的女作者。

——吴树平《二十四史简介》

材料二 《伯罗奔尼撇战争史》植根于希腊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沃土。作者修昔底德的历史观,与智者派提出的大部分观点相一致。……历史学家L·罗斑说他是智者派的学生。修昔底德受智者派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用怀疑的态度对待前辈和史学传统。他在著作一开始阐述自己的史学思想时,就批评希罗多德、狄奥尼修斯等前辈史家,认为历史学不应取悦流俗,而应该描述历史真实。第二,从人事活动出发来叙述战争过程,他在著作中引伯里克利的话说:“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他力图站在世俗的立场上总结这场战争的原因及其教训,用以垂训将来。第三,写作中吸收了智者派的演说、修辞手法,而且整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约有四分之一篇幅是演说辞。

——摘编自王晴佳《人写的历史必须是人的历史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班氏兄妹和修昔底德作为伟大历史学家所具有的优秀品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汉书》和《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产生的历史背景。
2022-02-14更新 | 33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公元前5世纪,雅典制定了“违法提案起诉”条例,即允许任何公民控告另一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提出的“违法提案”,即使拥有最高决策权的公民大会批准了提案。制定此条例旨在
A.保护公民权利B.推动司法独立C.制约立法机关D.健全民主政治
2022-01-30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提出:“根据自然,我们大家在各方面都是平等的,并且无论是蛮族人,还是希腊人,都是如此。在这里,应当适时地注意,所有人的自然需求都是一样的。”据此可知,与此思想家观点相似的是
A.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
B.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C.思想便是灵魂在对自己说话
D.最初偏离真理毫厘,到头来就会谬之千里
2021-10-03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一中、长治二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写道,雅典某陪审员对他儿子说: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盗窃过公款的温柔的手”递给他,并向他鞠躬:经过这么一恳求,他的火气也就消了,随即进入法庭。这可以用于说明,在古代雅典
A.司法审判不能体现民意B.民主政治制度已趋于完善
C.直接民主无法确保正义D.公民法注重调解经济纠纷
2021-06-13更新 | 14607次组卷 | 14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学家也常常被难住。”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B.维系共和国统治,万民法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
2021-01-14更新 | 595次组卷 | 50卷引用:山西省和顺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周末文综模拟卷历史部分
7 . 梭伦时期,雅典公民可选举监督贵族统治的议事会。庇西特拉图统治时,他主宰了议事会。在其死后不久,克利斯提尼重建由全体选民选出的议事会,议事会为由所有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准备日程安排。这反映出
A.直接民主导致派系纷争不断B.公民共同管理成为时代要求
C.主权在民造成城邦内部混乱D.公民参政旨在反对贵族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曾被公民大会以防止独裁为由陶片放逐,但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取得执政官的地位,得以重新任职。阿里斯蒂德的事例主要说明雅典
A.陶片放逐形同虚设B.公民才能得到重用
C.城邦利益高于-切D.直接民主弊端凸显
2020-10-05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2021届高三9月阶段性测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之后出仕为官,当时从事的是“季氏史”,也曾做过“司职吏”。后来先后在鲁国、齐国等地做官,其从政生涯的巅峰是出任鲁国大司寇。公元前498年,孔子开始周游列国,另谋仕途。十四年后,在其69岁时返鲁,从此专行教道直至老死。孔子的思想后来被其弟子辑录成《论语》一书。

——据《史记孔子世家》译编

材料二   苏格拉底经常在街头演说阐述自己的思想。他相信,关于人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他们提出问题,并指出,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还说“美德即知识”,但他强调道德不是那种可以真正教授给你的知识,真正的知识是关于事物“本质”的知识。由于他善于刺激人们独立思考,被称为“牛蛇”。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政府处于死刑。苏格拉底的思想后来被其弟子记录进《理想国》《裴多篇》等书中。

——戴维罗比森《伦理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周游列国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思想在传播上的异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伯里克利曾连续32年当选十将军,其中14年连续担任首席将军,执掌国家军政大权,他善于通过诱导式的演讲引导公民大会通过自己的政策建议。在他的领导下,雅典臻于极盛。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雅典政治
A.民主运行机制失灵B.沦为政治家争权夺利的工具
C.本质上是个人专制D.公民民主与精英政治相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