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谟拉比法典》要求自由民尊重和服从法律,维持国家法律的尊严。有涉及诉讼关系的受害自由民“务必诵读‘石柱法’阐释案件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审判”。同时规定,对法典不准曲解和更改,对判决不服者可上诉至国家最高法官国王。由此可见,《汉谟拉比法典》(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满足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C.体现了封建集权的特征D.强化了人身依附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神话是现实的折射。《荷马史诗》载,太阳神阿波罗与伊达斯王子为追求马尔皮萨公主展开角逐,请宙斯裁断。宙斯将选择权交给公主,她认为凡人的爱更持久,遂选择王子。这则神话反映了古希腊(       
A.尊重女性,婚姻自由B.崇拜神明,彰显人性
C.追求浪漫,崇尚爱情D.奉行民主,人神平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史诗《摩诃婆罗多》载:为避免社会陷入混乱局面,人们祈求梵天派摩奴为王以维护秩序,自愿向他“缴纳五十分之一的牲畜和金子,十分之一的粮食增强国库,让勇敢的武士跟随左右,以便履行梵天的正法”。据此可知,《摩诃婆罗多》(     
A.注重记载古印度的民风民俗B.反映了王权合法性源于民需及神授
C.表明印度王权受婆罗门限制D.体现了古印度宫廷文学的辉煌成就
2024-02-28更新 | 270次组卷 | 6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4 . 《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学家也常常被难住。”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B.维系共和国统治,万民法颁布
C.缓和贵族与平民矛盾,法律不断制定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
2021-01-14更新 | 595次组卷 | 50卷引用:2014届甘肃省张掖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古希腊建筑代表主要是纪念性建筑,如神庙和大量的公共活动场所——露天剧场、竞技场、广场、敞廊等,此外还有祭祀帝王、祖先及英雄的庙宇。古希腊信奉多神教,各城市、家族甚至个人均有自己的守护神。这说明古希腊人(     

A.重视道德教化B.关注公共生活C.强调个人权力D.守旧思维突出
2024-01-31更新 | 283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古代雅典鼓励公民充当公共利益诉讼的起诉者,被告若被判有罪,受到罚款或财产充公的处罚,原告可以获得罚款的一部分作为奖励。这一举措旨在(     
A.强化对执政者的监督B.维护公民的正当利益
C.培育公民的城邦意识D.打破政治垄断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梭伦改革提出把国家置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要求一切公民都参与国家事务,尤其在立法时规定,一个人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这一规定使一个不关心城邦公共事务的人不配为公民。这反映的理念是(     
A.人人平等B.分权制衡C.直接民主D.集体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如表所示是古希腊哲学中——些具有标志性的论断。材料可用于说明,古希腊哲学(     
时间论断
公元前7世纪“万物源于水”
公元前5世纪“知识即美德”“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公元前4世纪“人是城邦的动物”“人是有理性的动物”
A.产生于对人生观的探求B.侧重于追问自然的本质
C.愈发带有人文主义倾向D.塑造了完善的社会伦理
9 . 公元前4世纪后期,雅典重大政治案件必须由陪审法庭进行终审,包括公民大会所通过的对官员的指控案件及其判决法令,也必须由陪审法庭进行最终判决才能生效。据此可知,当时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司法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C.注重对权力的监督D.机构职责分配较为混乱
2023-03-31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市2023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埃及将中指指尖到胳膊弯的距离定为一尺,即“肘尺”。罗马人将一尺定义为脚的长度。中古时期,欧洲的尺寸混乱,即使是一个国家的同一个地区,也可能存在着多种不同体系的度量衡。巨大的改革成本和民间使用惯性影响了度量衡的统一。法国大革命后,新政府高度重视计量单位改革,长度单位米被科学家们定义为赤道到北极距离的一千万分之一。为此,天文学家皮埃尔·梅尚和约瑟夫·德朗布尔从巴黎出发,分别到达敦刻尔克和巴塞罗那,以测量这一段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当时法国处于革命浪潮中,两人常常要冒着被追捕的危险前进。1875年,在国际度量衡委员会上,17国政府共同签署了《米制公约》,公认了这一米制定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长度的定义有了新的标准。20世纪,人们开始用光波的波长作为长度单位的自然基准。1983年,1米被定义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进的距离,沿用至今。

——摘编自李开周、孔羽《度量衡简史:世界的尺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推动米制单位演变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米制单位演变过程中面临的阻力及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