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阿伊·哈努姆遗址是中亚希腊-大夏王国城市遗址。在遗址中城市有卫城,有希腊城市中最基本的建筑:体育馆、剧场。柱廊式的宫殿建筑群,以科林斯式为主的希腊式柱头,希腊式钱币,希腊语的纸草文献,陶制的希腊喜剧人物面具的出水口等。这主要反映了(   
A.古代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B.亚历山大帝国被东方文明征服
C.不同地区间文明的交融互鉴D.区域间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罗马帝国与汉朝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罗马帝国和汉朝已经建立了频繁的官方交往关系
B.路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是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
C.罗马帝国与汉朝的交往仅限于贸易范围
D.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首先沟通中西交往之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公元前3千纪,西亚地区腓尼基人从埃及输入亚麻、从塞浦路斯输入铜、从小亚细亚进口锡和铁,而自己则输出象牙制品、青铜或银制品、玻璃制品、雪松以及用紫红色染料染过的纺织品等。由此可知(     
A.商业贸易引发社会分工B.古代腓尼基人的工商业经济发达
C.商品出现了世界性流动D.古代小亚细亚率先掌握冶铁技术

4 . 材料   人类历史进入文明史阶段已经有约6000年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里,人类创造的灿烂的文化奠定了现在文化繁荣的基础。如在古代世界已经先后诞生了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或古代西亚)文明。进入公元5至15世纪的中古,先后有基督教的欧洲,伊斯兰教的西亚、多种宗教的南亚和儒家文明影响下的东亚,中古的非洲和美洲也有灿烂辉煌的文明。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区域文明之间的文明交流一直持续不断。包括扩张战争、贸易交往、人口迁徙等方式,但和平的交流更能促进文明之间的融合,推动各区域文明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

——摘编自《简明世界史》

请从“古代世界文明的关系”的角度自拟一个论题,结合相关的史实,进行论述。(要求:论点明确,史实充分,语言符合逻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亚历山大里亚对后世文化影响最大的,是它的博物院和图书馆,二者被誉为西方最早的博物院和图书馆。亚历山大里亚的博物院最初为缪斯神庙,始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托勒密专门为了保存文化珍品而建立的。后来托勒密受亚里士多德的影响,倡导学术研究,将其扩建为学术研究中心,类似于现代的科学院和大学。博物院设立四个部门:文学、数学、天文医学。材料说明托勒密时代的亚历山大里亚(     
A.埃及神和希腊神的神庙同时并存
B.布局呈现出典型的希腊城市风格
C.文化传承和保护得到统治者重视
D.近代自然科学取得突破性的成就
2023-05-11更新 | 455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北省名校2023届高三5月适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0世纪前后,唐和大食文献均载有一个情节相似的商人与鲸鱼故事,古罗马史籍也有相似记载,古印度同样有一些情节相近的佛本生故事。商人与鲸鱼故事的源头在印度,原型是商人与摩竭鱼佛本生故事。这反映(     
A.中华文明文化圈的影响扩大B.地域交流影响多元文明发展
C.古代文明发展进程的共同性D.古代印度文明的引领性发展
2023-05-24更新 | 645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罗马征服高卢地区后,在高卢地区开始兴建起剧场和竞技场,以吸引人们前去观赏。而竞技场则比剧院更大,同罗马本土人一样,高卢人对角斗和赛车的迷恋同样十分狂热。这表明古代罗马(     
A.促进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B.贵族阶层安于享乐
C.推动了被征服地区的罗马化D.拥有较高建筑水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考证,进入公元1世纪以后,印度商人进一步向马来半岛及其以东扩展,东南亚许多地方的民众开始信仰佛教和印度教,其在印度尼西亚范围内带来了婆罗门教,其中以印度教的湿婆教派为最主要,在东加里曼丹出现了湿婆教的古戴王国。这说明(     
A.印度商人是文化外传的主导者B.传播宗教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动力
C.东南亚文字发展受佛教的影响D.经济交往推动了宗教文化的传播
9 .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未曾中断的原生文明,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延续力和融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周时期,生产力显著提升,生产关系剧烈变化。当此时,诸家并出,百花齐放,儒尚仁义、道体无名、法兼势术、兵贵止戈……皆欲塑当世之秩序,焕华夏以新生,故而风云激荡,史称百家争鸣。其所争者,为济世之要枢;其所鸣者,为治平之大道。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源·启蒙奠基》

材料二   汉唐以降,得益于陆上、海上贸易线路的畅通,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中华文明始终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流·和衷共济》

材料三   在对技艺的推敲、对规律的总结、对民生的眷念中,中华民族展现出非凡的创新精神与创造伟力。四大发明,耕作蚕织,制瓷铸铁,建筑园林,茶叶医药,天文地理……各项科学技术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尽精微以求新知、致广大以惠亿民的探索精神。

——故宫博物院展览《何以中国·汇·格物维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在“塑当世之秩序”方面所提出的主张,并用一句话概括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2)列举两例唐朝时期“中华文明同外部文明展开更加广阔的对话”的具体表现,并分析其对世界文明进程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时期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和工艺学相关知识的著作名称,并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所呈现的新特征。
10 . 小明在整理一个单元笔记的过程中收集了以下三幅图片,请判断该单元笔记主题可能是

亚历山大帝国对外扩张形势图

《马可•波罗游记》

丝绸之路
A.文明的碰撞与交流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C.帝国的扩张与崛起D.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2022-04-19更新 | 43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民校考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