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7 道试题
1 . 下图是一枚来自贵霜帝国的钱币。这种铸币传统来自波斯和希腊。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人物是贵霜国王,这枚钱币从侧面反映了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     
A.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亚欧文化交流B.文明之间的交往趋势加强
C.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影响汉文化D.突厥人入侵印度传播伊斯兰教
2023-06-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福清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据史料记载,波斯帝国时期,有许多希腊人来到波斯,他们之中既有医生、学者、工匠,也有失意的政治家。波斯历代国王喜用希腊医生为御医,如大流士的御医德摩克达就是一名希腊奴隶,因为替国王治好了脚伤而备受重用,成为国王的座上宾。这说明(     
A.不同文明之间存在交流B.希腊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C.古代波斯文明源于希腊D.世界隔绝的状态已被打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人类早期出现的文字之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它由26个字母组成B.是世界字母文字的源头
C.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D.向西演化为阿拉马字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3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2023-06-21更新 | 6255次组卷 | 4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埃及神话中,每一位法老在死后都将成为奥西里斯神,享受生命的永恒。马其顿征服埃及后,将奥西里斯神与希腊的阿皮斯公牛合体,并将其认同为希腊的塞拉匹斯神。由此可见(     
A.互鉴促进文化交融B.神话都具迷信色彩
C.东西文化多元一体D.埃及法老政教合一
2023-06-2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中国、古印度)及玛雅人的神话故事里,都有大洪水甚至洪水灭世的传说,只是原因和过程不尽相同。古代希伯来人和古代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洪水传说,其源头是苏美尔神话。在苏美尔人的泥板文书上,人们发现了故事的最早版本,后通过史诗《吉尔伽美什》被古代希伯来人继承,并传到古希腊人那里,于是就有了流传至今的洪水情说。中国古代也有“大禹治水”神话传说,但显然与上述神话差异较大。

——摘编自《世界文明探源》

材料二   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地变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而不必再去重新发明,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加大,这是使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要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早期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文明交流的方式,以及谈谈你对古代文明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公元前6世纪以来先后出现了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三大帝国统治情况
帝国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统治概况1.政治制度:
(中央)君主专制
(地方)行省制
2.措施:建立比较完善的税收系统
1政治制度:
(中央)君主专制
(地方)行省制
2措施:推广希腊文化
1.政治制度:
(中央)元首制
(地方)行省刳
2.措施:基督教定为国教
据表可知,三大帝国(     
A.治国方略存在借鉴与创新B.推动了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C.使基督教文化成为了主流D.影响了中国地方行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犍陀罗地区曾为公元前6世纪印度十六列国之一,后又受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巴克特里王国的统治。公元1世纪希腊式佛教艺术——犍陀罗艺术在此兴起,并开始向周边地区传播。这表明(     
A.希腊文明呈现多元化的特征B.外来文化为古代印度文明奠基
C.古代大帝国的统治经久不衰D.文明碰撞助推文化交流与融合
9 . 如图所示为出土于阿富汗东部哈达城的佛像,该佛像创作于公元2—3世纪,无论是五官还是头发造型都与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阿波罗极为相似。这件作品的雕刻手法也是非常典型的希腊风格,但胸前装饰的璎珞却出自佛教。这说明(     
   
A.东西文明间存在着融合B.古希腊神话来自于东方
C.阿富汗是佛教的发源地D.佛教是艺术交流的中介
2023-06-15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6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大体说来,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罗马人注重实用,埃及人讲求来世。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独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东南亚、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罗马人曾领有东地中海和高卢等地区,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施以巨大影响。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材料二   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欧洲探险家和他们的追随者在世界各地的民族之间建立了联系。各个人群之间的互动反过来产生了规模空前的交流,这些交流跨越了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区域。有一些交流是生物种群方面的: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以及病菌都传播到未曾到达的边远地区。航海探险唤醒了商业贸易的繁荣,为了寻求贸易机会,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8世纪中叶,他们已经建立起环球贸易和交通网络。

——摘编自本特利(美)等《新全球史》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之时,正值国际格局不断发生复杂深刻变化,多极化、全球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亟需改进。作为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顺应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方位开放的需要,符合参与各方的根本利益。其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旨在建成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

——摘编自苏格《全球视野之“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推动16世纪“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更为开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分析该事件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背景。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