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地球村的出现极大地缩小了居住在世界各地各文化系统内的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原本属于各个村落的世界居民“走到了”同一个“村庄里”,经济、技术、文化等等在这个缩小了的地理空间中汇聚在一起,各种相异的文化现象出现在某种同时性的空间中,同时,相异性、多样性、传统性和地方性的文化也在“全球化”中面临着重大而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全球化与自身化的双重视野中思考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便成为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摘编自李建盛《全球语境中的文化多样性与保护问题》


围绕“文化多样性”的主题,从上述材料中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知识进行阐释。(要求:紧扣主题,持论有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 . 距今3700年以前,在印度河流域最古老的哈拉巴地区,人们只种植小麦、大麦和一些豆类作物,根本看不到水稻的踪迹;两河流域曾出土了不少哈拉巴文化时期的印章。这可以用来印证(     
A.世界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B.古印度的农业经济结构畸形
C.小麦由印度传入两河流域D.古印度与西亚存在经济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人类学家博厄斯认为:人类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群体,其文化的进步往往取决于它是否有机会吸取邻近社会群体的经验。一个社会群体所获得的种种发现可以传给其他社会群体;彼此之间的交流愈多样化,相互学习的机会也就愈多。大体上,文化最原始的部落也就是那些长期与世隔绝的部落,因而,它们不能从邻近部落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中获得好处。这说明(     
A.文化交流的重要性B.时空观念是历史研究的思维方式
C.美洲文化的落后在于高山海洋的阻隔D.文化最原始的部落必然会受到外来侵略
2023-05-11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在东方被征服各地先后建立起几十座城市,这些城市既是统治当地居民的军事据点,也是经济活动中心,许多随军而来的希腊奴隶主在这些城市里开设手工作坊,经营工商业,与当地居民进行贸易活动。许多随军学者包括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沿途搜集资料,采集动植物标本,与当地人交往。亚历山大发现东方民族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样愚昧无知,而是具有较高程度的文明的,所以在治理帝国的各项政策上,处处都体现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亚历山大东征毕竟是奴隶制时代赤裸裸的侵略行为,所以这个帝国的建立固然也给被征服地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摘编自于春英、申芬《评亚历山大帝国在历史上的作用》

材料二   汉朝沿袭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传统,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追求安居乐业,不到不得已,帝国不会轻易越过长城的防线去开拓领土”,因此,汉朝对外的冒险和军事征战十分有限,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也以汉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主。罗马帝国作为一个依靠战争不断壮大的国家,其对外开拓的传统一直影响着罗马帝国各个阶层,“上至元首下至平民,都热衷于冒险和商业贸易”,因此,在罗马和汉朝的经济文化交流中,罗马帝国的主动性更明显。在交流的物种中,罗马帝国对汉朝物品的渴求度远远高于汉朝对罗马商品的渴求度。在罗马社会上丝绸一直都被高度重视,甚至帝国还曾掀起以穿丝绸为时尚的风潮。反观汉朝,虽然罗马的玻璃、钱币、毛织品等对汉朝社会也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汉人更崇尚玉的传统,玻璃和钱币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影响有限。

——摘编自祁潇潇《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交流问题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帝国与汉朝经济文化交流的不同之处。
2023-05-09更新 | 101次组卷 | 19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山东、河南等地的人们闯关东,构建了关东文化;山西、陕西等地的人们走西口,形成西口文化。世界上各种文化整体共存就必然会互相接触、交流,诞生出新的文化形态,推动人类文化的前进。这表明人口迁徙(     
A.促进文化优胜劣汰B.促进文化融合认同
C.促使世界文明的同化D.具有世界性
6 . 帝国

材料一 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为驱逐波斯铜币而发行带有个人风格的钱币。这种钱币以古希腊阿提卡币制为标准,正反面均有神的肖像,并以希腊语铭文“亚历山大”表明钱币所属,世界原本有多样的货币体系和类型,后来大多放弃了自己的钱币类型,开始仿造亚历山大型钱币。

上图是贵霜帝国时期的钱币。贵霜帝国存在于约1——3世纪中亚和南亚地区。图中钱币上的铭文是希腊语,人物是贵霜国王)。

材料二       当国家不断扩大,并开始统治大量人口之后,它们可以被称为帝国。

阿拉伯帝国简史                                                                 

       
7世纪
阿拉伯国家形成       
半岛基本统一
大规模向外扩张
8世纪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9——13世纪帝国被划分为若干行省,由哈里发任命的总督管理
在蒙古铁骑的进攻下灭亡

英帝国简史

16——17世纪初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建立东印度公司
17——18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君主立宪制
18——20世纪初工业革命通过《金本位制度法案》成为“日不落帝国”
20世纪初——20世纪中期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印度、南非等英属殖民地相继独立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亚历山大型钱币的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比较阿拉伯帝国和英帝国兴衰历程的差异。
2023-05-08更新 | 592次组卷 | 1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选必3)第五单元战争与文化交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赛里斯”是古代罗马对中国的一个称呼,原意指丝绸。“大秦”是汉朝人对罗马帝国的称呼,认为“其人长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这两个称呼能够说明(     
A.古代罗马与古代中国相互间认知准确B.古代中国与古代罗马都已经相互闻名
C.赫梯人的迁徙推动东西方文化间交流D.新航路开辟增强了罗马与汉朝的往来
8 . 公元前8世纪起,由于人口的增长,希腊人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他们在地中海和黑海周边建立了数量众多的城市国家。这些殖民活动(     
A.扩大了古代希腊的疆域B.阻碍了传统中西方的贸易
C.促进了希腊文明的扩展D.体现了近代欧洲殖民特征
2023-05-0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历史地图(图1、图2、图3)。




——据张芝联《世界历史地图集》等


综合运用以上历史地图,设计历史习作主题及目录,并作简要介绍。(要求:主题明确,目录不少于三节,介绍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5-06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考古学者在伊朗南部的马拉米尔城发现了一尊公元2世纪的波斯贵族青铜塑像,其服饰雕刻手法明显承袭希腊风格。此外,神庙内还发现了具有和希腊风格的青铜男子塑像残部和女子塑像残部。这反映出(     
A.欧亚文明间的碰撞与交流B.东西方文明呈现开放性
C.波斯人对本土文化的反思D.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