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6 道试题
1 . 犍陀罗佛像的一般造型特征为希腊太阳神阿波罗的头部与披着长袍的罗马元老或哲人的身体结合(如图),它最早打破了印度早期佛教雕刻仅以象征符号暗示佛陀存在的禁忌,直接以人形塑造佛陀的形象。这可以说明(     
   
A.希腊文化中心的东移B.人文精神的传播
C.印度文化的西传D.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2023-07-06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师苑中学、太原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分班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希腊人通过对腓尼基文字的借鉴和修改,创造出了希腊字母,并增添了元音字母,使希腊出现了世界上最早包含元音的字母表。这反映了(     
A.文字一体化推动了文化发展B.人类文明在继承交流中不断发展
C.希腊文明是欧洲文明的摇篮D.腓尼基文字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
3 . 在亚历山大统治时期,在埃及,他自称法老之子;在波斯,他以波斯帝国正统继承人自 居,穿波斯服装,沿用波斯帝国的制度,任用波斯人为官员,推广波斯礼仪;鼓励马其顿人和波斯人通婚,以马其顿的方式训练波斯士兵。据此可知,他的统治措施(       
A.导致了帝国的分裂和瓦解B.维系了帝国的和平与统一
C.促进了文明的交流与交融D.使希腊文明影响逐步扩大
2023-07-04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埃及是最早使用石柱的民族,古埃及人在柱子身上用象形文字、植物、动物等图案进行装饰处理,同时对柱头用纸莎草、莲花、棕榈叶等植物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处理,这种设计风格,在波斯波利斯古城(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遗址中多有发现。这体现了(     
A.古埃及建筑技术高超B.波斯人的审美观念
C.亚非统治形态的共性D.早期文明间的交流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19年11月习近平发表署名文章指出:“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似的,伟大的古老文明都是相知的,伟大的古老文明更是相亲的。2000多年前,古代中国、古代希腊的文明之光就在亚欧大陆两端交相辉映”。

材料   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

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关于中外文明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2023-06-30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由于印第安人和古代世界文明的中心相距太远,无法联系,又由于他们没有马,不知道使用铁犁和车轮,因而,比起亚洲、欧洲大陆较发达的区域,他们的生产方式和文化要较为落后一步。”这一论述旨在(     
A.论证区文明发展的差异性B.揭示亚欧文明的先进性
C.阐明世界文明发展的多元性D.说明文明交流的必要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图3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2023-06-21更新 | 6258次组卷 | 4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犍陀罗地区曾为公元前6世纪印度十六列国之一,后又受亚历山大帝国,希腊巴克特里王国的统治。公元1世纪希腊式佛教艺术——犍陀罗艺术在此兴起,并开始向周边地区传播。这表明(     
A.希腊文明呈现多元化的特征B.外来文化为古代印度文明奠基
C.古代大帝国的统治经久不衰D.文明碰撞助推文化交流与融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传统上所谓的“希腊化时代”是指在古希腊史上从公元前四世纪后半叶至公元前一世纪初这一历史时期,具体而言,一般认为它始于亚历山大统治时期,终于公元前30年埃及托勒密王朝的覆灭……西方的一些学者认为随着亚历山大的征服,希腊的治权、文明也广泛地普及到这一广阔区域,因而把由亚历山大开创的这些王国统称为“希腊化世界”,把亚历山大开创的这一时代称为“希腊化时代”……但笔者认为这一提法并不符合史实,且不谈马其顿王国,就东方各国而言,“希腊化”这一名词带有极大片面性,它完全抹煞了东方因素的作用。

——樊江宏《关于“希腊化时代”的再思考》

材料二   “希腊化”文明的形成是古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甚至包括印度在内的古代东方文明相互碰撞、交叉渗透的结果。希腊化时期的政治制度与古时期的城邦制度相去甚远,与具有军事民主制遗风的马其顿王权和传统悠久的东方君主制形式有所似又有所不似,实际上是这三种因素的有机结合。希腊化时期的社会经济也呈现出两种文明传统的交错现象。

——杨巨平;《希腊化文明的形成、影响与古代诸文明的交叉渗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德国史学家迈耶的《古代史》以及20世纪初出版的《剑桥古代史》虽然写的是西方古代史,但却都是从古代埃及和两河流域开始叙述,20世纪中后期西方学者提出了“地中海共同体”的概念。但是在《堕落之海:地中海史研究》一书中表明,地中海固然是一个整体,但也是又一个个非常分散的、相互独立的区域组成的集合。这说明(       
A.“地中海共同体”缺乏史料支撑B.文明在相对独立发展中相互影响
C.埃及两河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D.文明的交流促进文明的创新发展
2023-06-1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聊城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