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社会的文明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历史上的诸文明并不是封闭的体系,它本身在不断运动,同时各文明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文明的交流是指组成文明的诸因素,如语言、宗教、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组织、风俗习惯等,在不断地进行传播和接受,文明在纵向发展的同时,横向上也在相互运动,这是文明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使各文明创造的成果在短期内即为人类共享,因此使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原因。文明的交流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时常会遇到各种阻碍、挫折、冲突,这也就是文明发展进程有时不能快捷,反而延缓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结合世界史或中国史相关知识,评述材料中马克垚关于人类文明史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观点展开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23-07-15更新 | 297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庆阳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化像有机体一样地生长着,经历原始、文化和文明的阶段,由生到灭亡,并潜存着永恒重复的可能。文明的生长并不是无止境的,文明都可能在其生长的任何一点上衰落下来。所以西方文明的历程也不可能例外,现在唯一活着的西方文化就处在走向文明的末期阶段,必须明白在这样的时代中,很多东西变得不可能了。

——【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论述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3 . 1934年,斯坦因在伊朗南部马拉米尔城附近的莎米神庙发现一尊公元2世纪的帕提亚贵族青铜塑像(见图),其服饰雕刻手法明显承袭希腊风范。此外,神庙内还发现具有希腊风格的青铜男子像头部片段和女子像头像残部。上述发现说明(     
A.希腊和西亚文化同源B.文明之间存在交流借鉴
C.战争推动了文明进步D.交流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2023-07-1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威支占姆港(印度半岛南端)和奎隆港(印度洋东海岸),分别见著于古罗马和中国史书,出土有9—15世纪的大量中国外销瓷、钱币,同时出士有波斯湾流域常见的伊斯兰釉陶,奎隆港地区流传至今的一些日常用具、建筑结构的名称,仍见“cinna.”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征B.文明交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C.中国文明影响遍及欧美各地D.世界不同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
2023-07-10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过一些著名的帝国,如下图所示,它们都(       
   
A.曾大力推广希腊文化
B.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
C.控制了东西方商路并对过境商品征收重税
D.促进了东西方经济联系和文化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为古代希腊和埃及的雕塑。其中,左图为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雕塑,下图为古代埃及公元前3千纪后期的雕塑。两者在发式、表情和站立姿势等多方面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此图可以用以说明(       
   
A.区域文明的独立发展B.农耕文明的扩张
C.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D.世界文明的交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裂瓣纹是典型的西亚风格纹饰,我国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各地(图1)战国至汉代墓葬中发现多个裂瓣纹银盒、铜盒(图2)。据此,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图1                                                     图2
A.此类器物主要在北方使用B.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C.此类器物主要用作陪葬品D.当时银器的使用还没有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中记载:埃及的太阳历比希腊的历法准确;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发明的;等等。这表明他(     
A.大力宣扬理性精神B.反思古代希腊制度和文化
C.推动希腊哲学发展D.重视古代东方文明的影响
2023-07-08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尔干半岛南部地狭多山,小块平原受山隘阻隔,交通不畅,封闭分离。希腊人先后在此建立起二百多个城邦,这些国家通常是以一个城市或市镇为中心,联合周围村落而组成,一般都是小国寡民,一城一邦,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没能像东方那样由小王国走向统一的帝国。

——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在农耕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征服包括两河流域、小亚细亚、埃及和巴尔干半岛北部的广大地区,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一方面继承了此前亚述、新巴比伦、米底和埃及等先驱者的遗产,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与税收系统;另一方面,帝国首次把古代埃及文明区、两河流域文明区和古代印度以及希腊文明的部分地区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帝国中,促进了埃及、西亚、希腊和印度等古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摘编自晏绍祥《高中统编<中外历史纲要(下)>世界上古中古史内容解读(上)》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影响希腊“没能像东方那样由小王国走向统一的帝国”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波斯帝国形成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从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中,我们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文化考察团从希腊出发,由西向东去考察古代东西方文明,他们沿途接触到的古代文明代表依次是(     
①泥版文书《吉尔伽美什》   ②梵文史诗《罗摩衍那》
③甲骨卜辞                           ④帕特农神庙
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①③②④
2023-07-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育才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等级考)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