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中记载:埃及的太阳历比希腊的历法准确;希腊字母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最早是由巴比伦人发明的;等等。这表明他(     
A.大力宣扬理性精神B.反思古代希腊制度和文化
C.推动希腊哲学发展D.重视古代东方文明的影响
2023-07-08更新 | 116次组卷 | 3卷引用:选必3第二单元测试卷A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耕世界和游牧世界的关系并非总是和平友好的,互相敌对,暴力劫掠,彼此侵略和征服,也时有发生。农耕世界的国家和民族往往以上国或优秀民族自居,蔑视周边的游牧和半游牧民族.称之为“蛮”“夷”戎”“狄”或“蛮族”“野蛮人”。一些农耕文明大国一旦富强,每以绥靖边疆为由,以武力掠取、征服游牧民族的土地,或置“藩属”,或抚其民为“同盟者”,征收贡赋,实行长期统治。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也常伺机入侵,这在东西方历史上都不乏其例。而这类或大或小的武装冲突往往在两个世界各民族之间引发广泛的、经久不断的战争。人员往来愈益频繁,物品交换和文化技术传播也愈益增多。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都是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但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又都是由西亚地区的“腓尼基字母”演化而来,字母文字能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各地区文明存在着交流与联系B.腓尼基地处埃及和西亚交汇点
C.便于西亚地区君主专制统治D.腓尼基文明程度较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古代埃及文明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古巴比伦王国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把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帝国不仅统一了整个两河流域地区和小亚细亚的一部分,而且一度征服埃及。这些文明的扩张
A.推动了城邦国家的发展B.扩大了人类文明的交流
C.促进了行省制度的完善D.形成了统一的社会风俗
2020-09-09更新 | 540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灌南惠泽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张耀军《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

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关于中外文明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希腊化时代的文化与古典时代的希腊文化已有明显不同,这一时期希腊文化的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宗教、科学等方面,都包含了一定的东方文化的因素。由此可见,希腊化时代的文化特征是
A.内容丰富的城邦文化B.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
C.雅典式的民主和文化D.向东扩散的古典文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是位于阿富汗东北部,公元前3世纪的亚历山大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二神驾车图像饰板。可以用来印证(     

左图注:小亚细亚的“大母神"乘坐波斯样式的狮子战车,驭手是希腊的胜利女神。上方是希腊的太阳神和月亮神,右边的多级高阶梯祭台则体现了伊朗地区的祭台风格。
A.古代文明多元一体B.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交融
C.区域文明相对独立D.古希腊文化的广泛传播
2023-04-29更新 | 111次组卷 | 1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2000多年前,中国手工制造的丝绸可供迦太基和地中海周围其他城市的权贵富豪们穿戴,法兰西南部生产的陶器能够出现在英格兰和波斯湾,产自印度的调味品可以用在新疆和罗马的厨房,阿富汗北部的建筑刻着希腊文字,中亚畜养的马匹骄傲地驰骋在千里之外的东方。这反映了
A.文明之间的交流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官方交往的频繁D.丝绸之路的开通
9 . 文化交流。

中古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情况摘编

数学8世纪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12世纪由阿拉伯传入欧洲,成为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科学技术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阿拉伯,后经由拜占庭、埃及、摩洛哥传入欧洲;指南针、火器等在13世纪经阿拉伯传入欧洲。
哲学宗教9世纪阿拉伯人将希腊学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著作译成了阿拉伯文,11世纪下半叶到13世纪又转译为拉丁文,传入西欧。7世纪以后,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
医学10世纪阿拉伯人总结希腊、印度等地区的医学知识,编纂《医学集成》。

伏尔泰根据中国历史故事,编写了剧本《中国孤儿》。剧本写道:张惕接受皇帝托孤,决定要用独生子替太子送死。其妻伊达美不予配合,说:“你向他发过誓么,要杀你的亲生子?唉!有什么贵和贱,又有什么主和臣,都不过一点虚荣定了一时的名分,天生来大家平等……要谋自己的善后,才是我们职责。”

(1)阅读材料,概括中古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特点。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孤儿》的创作背景。
2022-07-12更新 | 199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铜是青铜时代重要的战略物资,赫梯人将叙利亚地区的铜输送到埃及和两河流域,促进了埃及和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材料主要说明(  )
A.赫梯人商业活动范围广B.埃及和两河流域的发展依赖赫梯人的商业活动
C.文明扩展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D.埃及和两河流域资源匮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