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在欧洲人来到美洲之前,印第安人基本上靠人力耕作,工具仅限于木、石、骨器及少量青铜器。这可用于说明,古代美洲(     
A.农业经济结构亟待调整B.殖民扩张破坏农业发展
C.社会转型亟须农具革新D.农业生产水平较为滞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英国学者厄尔曼强调,中世纪的世俗政府仅仅停留在实践中,因为所有关于世俗和精神权力的神学构建都是教会完成的。该学者意在说明(     
A.教会控制精神世界B.教权与王权对立统一
C.世俗权力的神学化D.教会阻碍了王权强化
2024-01-28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世纪后期,封建贵族的骑士仍占据着军事上的垄断地位。从14世纪初开始,国王们就力图摆脱这种封建军队,建立自己的军队。他们在城市和自由农民中间,甚至于从其他国家招募步兵。这一变化(     
A.有利于君主国家的建立B.是市民阶层斗争的完全胜利
C.强调了主权国家的地位D.标志着封建贵族统治的终结
4 . 阿拉伯人通过近百年(8世纪中期至9世纪中期)翻译运动,吸取古代诸多领域遗留下来的文化学术成就,他们没有满足于通过翻译所取得的知识,相反,只是借鉴于古代世界的成就,把它当作开启未来世界的一把钥匙。这反映了当时阿拉伯文化特点是(       
A.宗教本位B.连贯东西C.兼收并蓄D.承上启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1世纪,欧洲城市开始兴起,市民阶层随之形成。“长期的聚居、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经验终于使得居民养成了一种强烈的共同意识,其反映在以和平方式要求领主(包括领有城市的教会高层)承认城市为一个自治社会,如果这项要求被拒绝,市民就会以暴力方式来反抗封建势力”。据此可知,中世纪后期西欧城市自治运动(     
A.壮大了世俗力量B.消除了割据势力
C.促进了封君封臣制发展D.推动了人文精神的传播
2024-01-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在14世纪的一份拜占庭手稿中,荷马的肖像画呈现出圣徒、使徒、福音书作者的典型特征,穿着束腰外衣和宽松的长衫。这表明(     
A.基督教会对希腊文化的融合B.基督教会将《荷马史诗》之荷马神圣化
C.拜占庭皇帝利用古希腊文化D.古希腊文化是基督教会思想的来源之一
2024-01-15更新 | 182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有阿拉伯文献描绘说: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上,大马士革必与它齐名。蒙古西征后,有欧洲学者在游记中写道:(大马士革)有花园和果园围绕,来来往往是一汪汪池水、河水、溪水和泉水,安排巧妙,使人心旷神怡。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中古时期的大马士革(     
A.宗教中心地位突出B.传承古巴比伦文明
C.曾被蒙古战火摧毁D.经济社会较为繁荣
2024-01-1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抚顺市六校协作体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印第安时期的美洲人生产方式的最大特点是“粗放”,如阿兹特克人的“浮动园地”。而印第安人并不需要努力改进工具和施肥手段,即使采用简单的手工劳动形式也能凭借水利、地广人稀等因素满足数万人口的土著帝国的生存需要。据此可知,印第安时期美洲(       
A.渔猎采集业与定居农业并存B.生产耕作方式以集体劳作为主
C.原始农业依赖于优越的资源D.农业发展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
9 . 腓力四世于1302年召开了包括高级僧侣、世俗贵族和城市富裕市民三个等级参加的三级会议。在三个等级中,特别是市民阶级积极支持国王与教皇斗争,国王在市民的支持下,终于战胜了教皇卜尼法斯八世。据此可知,当时法国(     
A.议会君主制的政体正式形成B.国王、市民、贵族三者权力制衡
C.市民阶层成为重要政治力量D.社会经济中出现了新的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汇编的《民法大全》频繁呈现“债权”“继承权”“契约”“借贷”“租赁”等法律术语。这些术语的频繁出现(       
A.缓和了平民和贵族间的矛盾B.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C.适应了贵族寡头政治的需要D.体现了大陆法系的基本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