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欧封建庄园及封君封臣制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入侵英国并加冕为英国国王。1086年8月,威廉召开誓忠会,让所有等级的领主前来对他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在英国形成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的原则。威廉的这一做法(     
A.激化了国王与贵族的矛盾B.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发展
C.加速了英国的封建化进程D.导致了封君封臣制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世纪中期,英国庄园文件记载,塞格菲尔德庄园的管家下令进行土地休耕,经农民同意,双方就土地休耕达成协议。在科尔多普庄园,所有佃户都同意领主的提议,不要在某水域抓鱼。这些记载表明中世纪英国庄园(     
A.等级观念淡化B.重视契约精神C.生产效率低下D.生产活动多样
2024-04-08更新 | 217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从12世纪开始,西北欧出现一场广泛的“拓殖运动”,被开垦的大量土地基本上是荒地、森林和沼泽,是封建地产范围以外的土地,这些土地具有“私产”性质。据此可知“拓殖运动”(     
A.促进了庄园经济的瓦解B.引发了各国对土地的争夺
C.推动了商业资本的扩张D.增强了欧洲封建领主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里的农奴要在管家的监视下劳动。自13、14世纪起,封建领主为追求更大利润将庄园的劳役地租折算成货币来征收,雇佣劳动逐渐取代劳役劳动。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革命的影响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采邑制度的瓦解D.商品经济有所发展
2023-12-22更新 | 33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五象校区)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庄园制是古代日本中世纪社会的重要经济基础。应仁之乱(1467年)后,大部分庄园趋向没落,名田进一步解体,与庄园体制不同的新的租佃关系开始出现。加上15世纪农民的反年贡斗争不断高涨,频繁的农民暴动如“土一揆”“国一揆”“一向一揆”和“德政一揆”等也成为加速庄园制解体的重要因素。土豪与富农成为这一时期“地下请”的主体,加之“守护”和“战国大名”的存在,使庄园制越来越有名无实。武装大名代官逐渐支配了农村,取代了原来的庄园机构。一般认为,镰仓末期至南北朝时期出现的“恶党”应属于瓦解庄园制度或具有一定变革性质和作用的势力。这一时期,各庄园均普遍出现了村民百姓反对领主的力量。这种自下而上的群众性力量不断发展壮大,表明庄园制从基础上遭到瓦解,并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摘编自王军《日本庄园公领制初探》

材料二   在西欧早期的封建体制下,以庄园制为主体的经济体制本能地抑制商业的发展。从理论上讲,中世纪欧洲的庄园是自成一体、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大小土地贵族为了各自的利益逐渐结合起来,达成了一种被称为“封君封臣”制的契约。大地主作为封君把自己的土地作为“采邑”,县赐给投奔自己的下级地主贵族,使之成为自己的封臣。作为报偿,封臣要为封君提供武装支持。这种“采邑”或恩赐地,起初是可以废除或以其他名义取消的,但不久就成为世袭的“封土”了。这些“封土”成了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它是西欧当时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位。

——摘编自田红贺淑俊《浅析日本与西欧封建庄园制产生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庄园衰落的原因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庄园的特点,并说明其与日本庄园在本质上的相同点。
6 . 中古时期,西欧社会一度权力分散,王权软弱,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城市获得自治;而俄罗斯则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中央集权国家;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而亚洲的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这反映出欧亚大陆
A.宗教信仰的多元化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
C.民族冲突的常态化D.经济基础的统一性
2022-06-01更新 | 2137次组卷 | 22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届高三等级考模拟(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