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一些学者根据文明传播理论提出“海上来源说”,认为哈拉巴文明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的产物。曾经有一批精英泛舟而来,从波斯湾带来了先进的苏美尔文明,在他们英明领袖的领导下, 经过一两代人的努力,使土著文明发生质的变化。据此能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印度文明缺乏本土性B.印度文明是苏美尔文明的后裔
C.印度文明和两河流域文明存在密切联系D.印度文明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2021-04-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史料实证意识是历史学科培养的核心素养之一。如果研究印度13世纪的历史,可以搜集
A.笈多王朝时期的史料B.清真寺建筑的历史
C.印度教传播情况的记载D.孔雀王朝时的记载
2021-04-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灭亡后,拜占庭帝国依然保持着它的繁荣。商业和手工业相当繁荣,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里保存下来,君士坦丁堡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就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公元6世纪,皇帝查士丁尼西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加剧了帝国的危机。拜占庭帝国仍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国王亲率大军和几百艘战舰,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经过鏖战,君士坦丁堡陷落。

材料二 在6世纪下半叶,日本国内出现统治危机。日本统治阶级中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主张参照隋唐封建制,局部调整生产关系、进而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公元646年(大化二年),孝德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针对日本的政治、经济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现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

——张玉祥等《论日本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

(1)概括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历史状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些状况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日本是如何应对统治危机的?对日本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这两则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印度某制度规定:如果身处婆罗门阶层和身处刹帝利阶层的人结婚,孩子是刹帝利阶层;如果婆罗门阶层和吠舍阶层结婚,子女属于吠舍阶层。

材料二   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层登上了历史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以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很多城市还举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动,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请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控制自己的财产,并随便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

——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

材料三   《权利法案》重申了正统的政府必须依法而治这一古老的思想,还规定议会是英国政府中最高权力的拥有者,议会制定的法律是国内最高法。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在继承古罗马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况不同,英国法律制度是从自身内部产生出来的,并-直按照自己的道路独立向前发展。英国没有统一的宪法典,三百多年来,一直以自己“无宪法”“但有发达的宪政的迷人风彩彪炳于世。一些基本的宪法性法律文件用了几百年,——直未宣布废弃它们,英国“新的政治设施总是兴建于旧设施的基础之上。”

——整理自夏新华等《借鉴与移植外来宪法文化与中国宪制发展》

材料四   纵观美国宪法诞生前的世界政治形势,封建君主制尚占绝对优势。16世纪末尼德兰革命胜利后建立的“联省共和国”,实际上是商业资产阶级和贵族联盟的寡头统治。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的也仅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合专政。1787年宪法则创立了新的政体,第一条 第九项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宪法规定由人民选举总统,人民代表机构有权罢免总统。

——摘编自《评美国1787年宪法》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一中的规定,概括规定中的信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市民阶层争取城市自治权的途径。
(3)根据材料三,概括英国宪法文化的特征,并说明《权利法案》确立的宪政原则。
(4)根据材料四,分析美国宪法所确立的“新的政体”的进步意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的“新政体”与英国政体的相同点。
2021-07-16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辽源市田家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革新”诏书,仿照唐制,推行改革。改革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废除部民制度,实施班田收授制度。第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置八省分理各项事务,百官均由中央任命,地方设国、郡、里等各级行政机构。

——摘编自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743年,日本政府颁布《垦田永年私财法》,承认了土地的私有,随着土地私有潮流的进一步发展,至8世纪末,班田制瓦解殆尽,大量农民逃亡,国家税收锐减。许多破产农民依附于地方豪强或者神社。在领主们的纷纷要求与压力下,庄园获得了“不输不入”的特权。众多的庄园领主得到了对庄园农民的一元的行政权、司法权。到12世纪,庄园制成为全日本最基本的土地制度。

——摘编自王文杰等《论中世纪日本与西欧庄园制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大化革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8世纪中叶以来日本庄园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2024-04-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0世纪,日本庄园产生后土地纷争愈演愈烈,庄园主们为了捍卫庄园土地,纷纷培植自己的武装力量——武士,并雇佣武士成为其打手,帮助其对内保卫庄园,镇压庄民,对外扩大庄园和对抗其他大庄园。这主要说明,当时的日本(     
A.中央集权体制进一步加强B.土地制度变更推动武士发展
C.幕府成为武士的坚强后盾D.庄园经济加速日本社会发展
2024-06-14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