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古时期的印度、日本、朝鲜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朝鲜王朝除每年定期的科举考试外,还有一些不定期的选官考试,成为“别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国王也会亲临考场。这反映出
A.朝鲜王朝完全照搬唐代制度B.历代朝鲜国王都亲自主持科举考试
C.科举考试推动朝鲜社会发展D.中国儒家思想对朝鲜产生深远影响
2021-05-11更新 | 303次组卷 | 17卷引用:吉林省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朝鲜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较大
B.高丽王朝完全效仿唐科举考试
C.科举考试推动朝鲜社会的发展
D.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官员的选拔
2023-07-12更新 | 108次组卷 | 51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646年开始,日本政府把原先的氏族变为世袭贵族,选调其中那些社会等级最高的人出任比较重要的职位:同时把全国划分为66“国”,向每一“国”委派一名“国司”及其辅助官员。该举措(     
A.利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埋下战国割据的隐患
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管理D.助推武士阶层的崛起
4 .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
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
C.出现了武士集团
D.日本进入了幕府统治时期
2020-06-18更新 | 453次组卷 | 23卷引用:吉林省长春二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线上测试历史试题
5 . 公元600年以后,佛教在印度失去了它的地盘,而婆罗门教则准备好了自己的种种礼仪。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富于哲理性的经典《奥义书》中,提出了他们自己的通往解脱——通往自由和解放的道路。这反映了
A.婆罗门教为教徒指出了解脱的方法B.佛教已经不被印度的民众接受
C.婆罗门教具有较强的创新适应能力D.婆罗门教满足了各阶层的需要
2021-04-16更新 | 363次组卷 | 1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6 . 在古代印度,通常是在一个特定地区,每一个种姓都崇拜一个特别的神袛,并且种姓等级秩序和他们声称的内在纯洁或不纯洁程度与众神的等级相一致。虽然其组成和排列各不相同,但种姓制度具体体现了一个现实的等级观念。这表明古代印度(     
A.等级观念仅存在于世俗社会B.宗教思想为等级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C.印度神话是种姓制度的产物D.种姓制度造成了种族的隔离与压迫
2021-04-02更新 | 322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西域大月氏使臣伊存来朝,在帝都向中国博士弟子景卢口授《浮屠经》。从此佛教正式开始传入中国。这表明(  )
A.阿拉伯人在文化交流中起到桥梁作用
B.佛教第一次传入中国始于丝绸之路
C.景卢在洛阳认真聆听伊存讲授佛经
D.甘英出使大秦奠定了佛教传入的基础
2020-06-08更新 | 377次组卷 | 14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面对游牧民族的入侵,印度社会中能参战的人仅限于“刹帝利”,即武士阶层。其他人都未经训练,而且对作战也毫无兴趣,漠不关心。这说明他认为印度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种姓制度使社会缺少凝聚力B.印度人民不重视军事训练
C.游牧民族的骑兵力量强大D.印度社会制度的落后性
9 . 从1633年2月到1639年7月,面临世界变局,德川幕府连续五次颁布“锁国令”:禁止日本人的海外往来,禁止基督教的传入,严格控制海外贸易。德川幕府颁布“锁国令”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封建统治B.学习明朝政策
C.抵御西方侵略D.保护传统文化
2021-04-08更新 | 314次组卷 | 19卷引用: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县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日本历史上先后拜了两位老师:唐朝和欧洲。其中向唐朝“拜师学艺”指的是
A.幕府制度B.大化改新C.明治维新D.工业革命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