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非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324年,马里国王曼萨·穆萨率领一支庞大商队,带着100头骆驼驮着的黄金前往麦加,史称“黄金朝圣”。 1339年,欧洲地图上首次出现了曼萨·穆萨和马里帝国(见图)。以上史实表明(     

   

A.人类历史逐步从分散走向整体B.欧亚非三洲的宗教趋于同质化
C.国家实力取决于区域位置优势D.交流使西非文明国际影响扩大
2023-05-24更新 | 681次组卷 | 1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研究表明,原始班图人已经进入铁器时代,他们掌握了铁器的制作和使用。因此,班图人足迹所至,铁器也被引入。从材料可以看出(     
A.班图人迁徙促进了文明的交流B.生产力的发展是班图人迁徙的根本原因
C.当时非洲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D.班图人迁徙后建立了疆域广大的帝国
3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

结论

A

公元前后,在今埃塞俄比亚地区兴起了阿克苏姆王国公元前后埃塞俄比亚地区进入文明时代

B

1112年,法国琅城居民起义,1128年,法王路六世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实行自治武装暴动是西欧城市获得自治的主要方式

C

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以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此时欧洲民族国家已经形成

D

15世纪末16世纪初,印加国家发展到鼎盛全国分为四大政区,由贵族充任长官统治印加帝国实现了对整个美洲的统治
A.AB.BC.CD.D
2023-03-20更新 | 356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不同地区各自“发明”了农业;考古证据也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该学者意在说明(     
A.非洲湖区孕育了最初文明B.世界文明呈多元一体的特征
C.人类早期文明具有独立性D.早期技术传播存在地理障碍
2023-02-11更新 | 1274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4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希林顿《非洲史》:考古证据显示,东非的大湖区和乍得湖之间的地区,在公元前1000至前600年期间,存在过早期的炼铁活动,这时西亚技术尚未传播到埃及。这表明(     
A.人类最早文明在此产生B.对非洲存在歧视和偏见
C.炼铁技术源于东非地区D.人类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6 . 西方殖民活动曾给殖民地人民造成过深重的灾难,也曾发挥过建设性作用,他们的殖民活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人在地中海地区进行了范围广大的殖民活动,建立了许多殖民地。


材料二   撒哈拉沙漠和沿尼罗河上游巨大的苏德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这些障碍不利于殖民者深入内陆;非洲西部的大河和非洲东部的山脉形成天然屏障,非洲平直的海岸线,缺少优良港湾,也使得殖民者难以接近。美洲多良好港湾、多平原地带,比较有利于殖民者入侵。非洲直到19世纪末才被殖民者基本瓜分,美洲则在16-17世纪基本被殖民完毕。

——改编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说明自然地理因素对殖民与被殖民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2)除了上述自然地理因素外,还有制度、技术、文化等因素会影响殖民活动。请任选一个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析。(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如表有关班图人大迁徙概况,据此可知,班图人的大迁徙
路线概况
西线最早的迁徙路线,进入西赤道非洲,西迁后形成刚果人、隆达人、卢巴人、库巴人、赫雷罗人、恩哥拉人、姆庞格韦人
南线向南迁徙的人最多,直至抵达南非,最终建立了祖鲁部落联盟
东线9—10世纪抵达东非沿海地区,一部分人同移居的阿拉伯人、印度人、波斯人混合,形成斯瓦希里人
A.促使撒哈拉以南形成统一国家B.破坏了撒哈拉以南的先进生产方式
C.加速了阿拉伯文明衰弱的进程D.提升了古代非洲文明演进的多样性
2022-06-20更新 | 161次组卷 | 24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10—15世纪,在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了一系列国家。这些国家经济上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辅之以畜牧、狩猎、采矿、制陶和建筑业。阿拉伯商人从印度、波斯和中国等地把各种手工业品输入非洲。作为交换,当地出口黄金、象牙和奴隶。材料表明古代东非国家
A.与中国建立了友好关系B.具有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C.已形成成熟的商业网络D.基本上能实现自给自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0—15世纪,东非沿海地区产生一系列国家。这些国家经济上
A.以种植瓜果蔬菜的园艺业为主B.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
C.发明“浮动园地”以扩大耕地面积D.随着新土地的开垦形成封建庄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下图是一件发现于今坦桑尼亚的瓷器,原产于15世纪左右的中国。这件文物可以用于研究
A.古代东非的手工业B.古代东非的对外贸易
C.古代非洲的沙漠商队D.古代马里的对外贸易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