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非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如表所示为非洲文明发展的相关信息。这反映出(     
地区时间交通工具交易范围交易商品
古埃及公元1世纪以前海船、驳船、驴子商队中非、努比亚、埃及、欧洲和亚洲武器、生产工具、打猎用具、装饰品、玻璃制品等
东非公元100~800年帆船、骆驼商队红海地区和阿拉伯半岛非洲人出售象牙、犀牛角、龟壳、木材、香料和奴隶,交换纺织品、金属工具和武器等
西非公元800~1500年商船、骆驼商队北非、欧洲、中东、印度、南亚和中国西非出口黄金、柯拉果、香料和奴隶;埃及和摩洛哥打造的金币等
A.地理环境决定非洲历史进程B.古代非洲对外贸易活跃
C.战争加强了文明之间的联系D.古代非洲农业较为落后
2024-06-02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B卷)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古已有之。在汉代,非洲已在中国与罗马贸易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埃及商人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购买中国货品,再经由亚历山大里亚、迈奥霍穆等港口将其运往罗马。唐代《贞元十道录》记载了自广州出发,经波斯湾到达非洲的航程,中国同北非、东非等地已实现直接通航。宋代,每年自非洲进口的“象犀珠宝香药之类”商品数额高达“五十三万有余”,大大超过前代的体量。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亲身到往非洲,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于14世纪到访广州、泉州、杭州等地,中非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明代郑和船队四次抵达东非海岸,将古代中非交往推向高峰,双方频繁互访,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永乐年间还恢复了三省市舶司,以便非洲诸国使节来华时“与中国贸易”。今天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出土的大量中国陶瓷、钱币,年代由唐至明,成为中非友好往来的见证。

——摘编自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援助以追求发展效益为主,兼顾政治、安全等其他效益。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中非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步伐大大加快,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生产能力。中非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影视制作、出境旅游、人才交流、学术研讨等领域加深合作,助力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据谷靖《转型背景下的中非关系:新形势、新挑战、新合作》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指出古代中非交往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2024-06-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廷巴克图曾在14世纪时兴建了著名的桑科尔大学,不但讲授人文学科,如伊斯兰圣训、修辞学、逻辑学、星占学、历史学等,而且也讲授自然科学,这所大学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伊斯兰学者讲学交流。这反映了(     
A.阿拉伯学术中心转移B.廷巴克图成为非洲学术文化中心
C.不同区域文明的交流D.撒哈拉以南大学教育得到了普及
2024-05-29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江南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某国家国名意为“石头造的房子”,其统治范围一直延伸到赞比西河和现今南非境内。这一国家是(     
A.阿克苏姆B.加纳C.津巴布韦D.阿兹特克
2024-05-16更新 | 65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非洲的国家和美洲文明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玛雅人创造了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和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与当时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不相上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候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以控制的程度。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也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的城市中心倾颓,甚至可能直接由入侵者捣毁了玛雅宗教建筑,发生“犁庭扫穴”的大灾变。

——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1)根据材料一,指出图中古代非洲地区和古代美洲地区的文明代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世界古代文明呈现的特征。
2024-04-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禹泽汉兴友谊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公元1324年左右,马里最为知名的国王曼萨·穆萨带领大批随从携带巨量的黄金前往麦加朝觐。在路过埃及开罗时进行了短暂的停留,他分发黄金导致当地市场金价下降。据此推知,马里兴起的优势主要在于(     
A.最早掌握了冶铁技术B.地处非洲东岸交通便利
C.拥有大量的黄金资源D.大海阻隔了外族的入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许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摩加迪沙(       
A.实行重商政策B.工商业较发达C.对外交流频繁D.经济结构单一
2024-03-21更新 | 426次组卷 | 1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怀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南非班图人有编筐匠、木匠、铁匠、陶工等。这些工匠“每一个人生产为了自己,同时也为其他的部落成员,陶工给予制筐匠以陶器而得到筐子,裁缝把缝制好的皮口袋供给铁匠而得到铁刀”。 这反映了当时班图人(       
A.重视手工业技术的革新B.工匠生产服务于国内市场
C.注重发展环印度洋贸易D.手工业生产呈现商品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中AB两处是16世纪时的两个极盛的国家。它们分别是(     

A.玛雅、加纳B.阿兹特克、阿克苏姆C.印加、桑海D.马里、大津巴布韦
23-24高三上·全国·课后作业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典例实证:

材料一  通过麦克维尔、汤普森等学者对大津巴布韦遗址及相关遗址的考查和研究,可以对当时的社会有个粗略的了解。在古城附近及今津巴布韦东部山区的英汤加。都发现古代的梯田和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水渠;在大津巴布韦卫城外一堆垃圾遗物中发现了大量骨头,其中95%是牲畜骨头。这类牲畜骨头在其他遗址中也有发现;从遗址中发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东陶瓷、印度串珠等,还有数百片中国瓷器的残片;富人的茅屋一般建于山顶,更加高大坚固。屋外还有围墙。

——摘编自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

材料二   西非很早就和北非诸国有贸易关系。西非内地不产盐,大部分食盐需从外部输入。北非地区南缘有许多产盐区,用骆驼驮载南运,比较方便。西非盛产黄金,而控制北非的无论是罗马帝国,还是阿拉伯帝国,商品货币关系都较为发达,需要大量黄金。这就构成了西非与北非贸易的基础。8世纪以来,与撒哈拉南缘相接的西非地区,通过繁荣的贸易来往,不仅在经济上富裕起来,而且受到北非文化的影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阿拉伯人从北非的基地出发,向南运送布匹、珠宝、贝壳念珠和在贸易中占首要位置的盐。反过来,非洲则提供象牙、黑奴、鸵鸟毛、可制香水的香猫,以及最重要物品——产于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沃尔特河上游的黄金。产于非洲的大量黄金最终流到了欧洲,它们对平衡中世纪欧洲对东方贸易的巨额赤字起了重要作用。到15世纪时,整个西非商路纵横交错、贸易中心星罗棋布。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社会经济特征。
(2)根据材料二,分析8世纪以来西非逐渐走向繁荣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古时期西非地区对国际贸易体系的贡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