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英国海军新造舰船数量(单位:艘)。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在殖民争霸战争中处于劣势
B.克伦威尔为颁布《航海条例》做准备
C.英国政府重视拓展海外商业利益
D.海洋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战场
2018-02-01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十五校联合体”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图),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曾国屏《世界科学中心的四次转移》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7-05-19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

(2)阅读图1至图4,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
2016-11-27更新 | 1701次组卷 | 2卷引用:201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北京卷)
4 . 17世纪初,一位在华的欧洲人说,“大西近海一国,每岁所入(美洲白银),亦不下数百万,有识者曰:敝地实受多银之害,金银愈多,而货愈贵也。”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大西近海一国”指西班牙 ②“大西近海一国”指葡萄牙③当时的欧洲发生了商业革命④这种现象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对下图反映的世界殖民地占全球陆地(南极洲除外)面积的比例(%)变化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第①段进行殖民扩张的是西班牙、葡萄牙两国
B.第②段加紧殖民扩张的是荷兰、英国、美国等
C.第③段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殖民霸权的是英国
D.第④段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把殖民扩张推向顶峰
2016-11-27更新 | 111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吴淞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