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如图反映了“教皇子午线”的划设、修改和补充的过程。据以下材料关于“教皇子午线”解读正确的是(     

备注:1493年教皇为调解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冲突,划定了一条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线西归属西班牙,线东归属葡萄牙。1494年西、葡两国签订了《托尔德西拉斯条约》,将分界线再向西移270里格。1529年双方又签订《萨拉戈萨条约》,在摩鹿加群岛以东17°处再划出一条线,作为两国在东半球的分界线,线西和线东分别为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①1493年划定的起因是哥伦布发现美洲
②1494年的修改有利于葡萄牙
③1529年的补充使西班牙的殖民势力开始染指亚洲
④教皇在这一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②④
2 . 1550年后,玉米成为大西洋沿岸非洲人的主要食物。用大型仓库储存的玉米使西非海岸的奴隶禁闭营里关押大量奴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玉米先于奴隶贸易传入非洲B.跨大西洋经济交流继续扩大
C.玉米种植促使非洲人口剧增D.非洲奴隶主导了玉米的推广
2023-05-07更新 | 8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马尼拉大帆船”是16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主要航行于太平洋范围内的货运帆船。观察下面“马尼拉大帆船航线”示意图,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主要运销商品来自①处B.运载产品到②处换白银
C.帆船因③国城市而得名D.④处大量人口流入中国
2023-04-14更新 | 568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建立的特许商业殖民公司的代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公司名称目标
1555年莫斯科公司以俄国为目标,后扩展到中亚、波斯
1588年几内亚公司以劫运黑人、黄金为目标
1597年勒几特公司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为目标
1600年东印度公司以印度、东南亚、中国为目标,拥有在东印度的政治统治权、贸易垄断权等
A.确立了英国的霸主地位B.得到了国家力量的支持
C.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D.形成了区域化国际贸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表是麦哲伦的基本信息。以下对这一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中文名称费尔南多.麦哲伦职业探险家、航海家、殖民者
外文名称Ferdinand Magellan毕业院校国家航海事务所
别名斐迪南.麦哲伦信仰天主教
国籍葡萄牙支持国西班牙
出生地葡萄牙波尔图结局环球旅行途中死于菲律宾
出生日期1480年春天逝世日期1521年4月27日
A.率领船队首次完成了环球航行B.为西班牙开辟殖民地奠定了基础
C.环球旅行途中死于菲律宾瘟疫D.环球航行主要目的是传播天主教
2024-05-01更新 | 25次组卷 | 2卷引用: 重庆市荣昌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印第安人在病床上死于欧亚大陆的病菌的,要比在战场上死于欧洲人的枪炮和刀剑下的得多。……1520年,天花随着一个受感染的来自西班牙属地古巴的奴隶到达墨西哥。由此而产生的天花流行接着杀死了阿兹特克的近一半人口,……到1618年,墨西哥原来2000左右的人口急剧减少到160万左右。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欧洲在美洲实行种族灭绝政策B.欧洲人得以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
C.欧洲人口大量向美洲移民开发D.新航路的开辟促进物种的全球性流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或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素,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龚不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少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结合所学知识,以“交流与联系”为主题,解读材料一。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8 .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地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中,“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是指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此“革命因素”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不仅引起了商路的转移和经营方式的变化,也使“大量贵金属源源不断地流入欧洲,导致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价格波动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依赖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资本主义加速发展,封建制度濒于解体。”

--选自《高中历史解读》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价格革命”如何搅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新航路开辟引发的什么变化,加速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濒于解体。(不得照抄材料)
2023-03-25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乐成寄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面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贯穿全书的主线是(     
第一章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细菌战役
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说明美洲对全球发展的贡献B.论证世界近代政治格局形成
C.阐述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D.基于生态环境视角解读历史
10 . 如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它兴起于16世纪,在17~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形成三角形的主要商路。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极大地促进非洲经济的发展B.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
C.为西欧资本输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D.促进世界市场的进一步拓展
2024-03-2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