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4 道试题
1 . 甘蔗与蔗糖

多数学者认为甘蔗起源于印度,后被引入中国和东南亚等地种植。甘蔗制糖技术也起源于印度,后传入中国、波斯、大食等地,唐太宗就曾派使臣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

由于日本严重缺糖,所以明清时期的中日贸易中,糖是运往日本的大宗商品,然后从日本换回大量白银和铜。

新航路开辟后,甘蔗又被引入美洲殖民地,催生了以蔗糖为重要商品的洲际贸易——“三角贸易”。甘蔗种植和熬糖需要大量劳动力,非洲黑人奴隶填补了印第安人大量死亡所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工业革命前后,源源不断的廉价蔗糖从美洲运往欧洲,进入千家万户,糖逐渐由奢侈品变为生活日用品,白糖配着咖啡、红茶来饮用,产生了新的嗜好和文化。糖不仅影响了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成为工人阶级卡路里的廉价来源。工人阶级在工作间歇喝茶休息,加糖的茶能迅速补充热量,让人精力充足,从而提高了劳动效率,推动了工业的发展。

1884年以前,中国仍大量出口蔗糖,但19世纪末20世纪初后,中国已成为蔗糖进口国。

(1)依据材料,请绘制出制糖技术的传播路线。
要求:在答题卡上的世界地图中用箭头画出

(2)历史现象是紧密联系、存在因果关系的。从这一角度,依据材料和所学,结合15—20世纪初世界历史的重大史实,解读甘蔗种植和蔗糖贸易。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荷兰地区的风俗画形成于15、16世纪之交,受到人们的喜爱。康坦·马西斯为风俗画的创始人之一,他开创了尼德兰风景画家与人物画穿联合创作的先例。昆丁·马西斯本来也是一位宗教画家,后来才慢慢转向风俗画,而这幅《银钱兑换商夫妇》则被美术史家称誉为 “开辟了近代美术猫绘日常生活的先河”。《银钱兑换商夫妇》描绘的是安特卫普出现的金融 业务的最早商业形式——钱铺,它是银行的雏形。画中这一对夫妇,男的是钱铺掌柜,他正在用戥子称金银,女人悠闲地翻着画册,眼睛却注意着丈夫的活动,这是一对中产阶级夫妇生活的一个侧面。在桌面上有一面凸镜,镜内照出这个房间长方形的窗子,透过窗户还可以看见街上的房子与树林。

该图有多个版本,最早的版本(左图)是尼德兰杰出的画家马西斯创作于1514年的作品,题为《银线兑换商夫妇》,而另一幅(右图)只是该图的变体画而已,其作者估计是另一位尼德兰画家马林努斯··罗棉斯瓦莱,所谓变体画,是指画家对同一画题,用不同的构图、表现方式加以处理的作品,除最先或最主要的一幅外,具余的都可称作变体画、在印刷术不发达的时代,变体画的大量涌现是十分自然的事情。

——摘编自伊丽达等编著《图说西方绘画艺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尼德兰风俗画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学研究的角度解读《银钱兑换商夫妇》。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运用图像史料进行史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3 . 下面是美国学者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一书的目录,从中可以看出贯穿全书的主线是(     
第一章发现新世界
第二章细菌战役
第三章旧世界植物、动物移居新世界
第四章哥伦布将梅毒带回欧洲?
第五章新世界作为旧世界的农场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遭破坏
A.说明美洲对全球发展的贡献B.论证世界近代政治格局形成
C.阐述疫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D.基于生态环境视角解读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磨粉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寻一方静室,冲一杯咖啡成了不少人缓解疲劳的选择,但浓郁的咖啡香味不能掩盖它所承载的“黑色”历史。咖啡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6世纪传入阿拉伯半岛,15 世纪后传播到欧洲,被称为“阿拉伯酒”。17世纪,荷兰人在印度和印尼爪哇岛广泛种植咖啡。 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英国人发现投资咖啡种植利润丰厚,就在其殖民地牙买加蓝山山脉大量种植,由此逐渐形成享誉世界的“牙买加蓝山咖啡”。拉丁美洲也成了日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19世纪末,在西半球、东南亚、非洲等适宜种植的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种植园体系和供应链。20世纪咖啡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进一步加速,但咖啡生产国的相对贫困化问题在现有国际体系下仍难以根本解决。

——摘编自潘宏胜《咖啡的传播与贸易》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咖啡传播特征,并分析咖啡成为世界性商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咖啡承载的“黑色历史”进行解读。
5 . 下面为1500-1650年英国主要粮食价格波动图(单位:先令/蒲式耳)。下列对这一时期英国粮食价格变动解读合理的是(     

A.深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B.增强了传统封建贵族的势力
C.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导致了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型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62年《大地图集》出版,其作者约翰·布劳是荷兰制图师。《大地图集》的买家大多是可以帮助荷兰进行政治和商业扩张的人——国王、政治家、外交家、商人等。下图为其中收录的一幅地图《全新极准世界地图》。

——摘编自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注:古希腊罗马诸神。正中是阿波罗,代表太阳。周边是其他诸神,代表行星。

托勒密(约90—168年),其地心说是中世纪教会认可的宇宙观。

哥白尼(1473—1543年),提出日心说,建立新的宇宙观。

精确标注了中国、日本、朝鲜多个城镇的经纬度(参考了明代《广舆图》)。

材料二   每一幅地图或是表现了人们对他们所处世界的态度,或是将全球历史中某些特定时刻的特定世界观具体化,常常是两者皆然。

——杰里·布罗顿《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二,对材料一所反映的“态度”和“特定世界观”进行解读。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如何正确使用历史地图。
2024-01-1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据学者研究,正德《琼台志》和万历《琼州府志》中都没有找到有关番薯的记载。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的《琼州府志》中写道:“番薯,种来自南夷。以蔓埋地即生,其叶可为菜。根似山药,皮有红白两种。终年食之,精神不减。郡人尝以酿酒。”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最早引种番薯地域是琼州B.明清时期经济作物已广泛种植
C.清初新农作物品种得到了推广D.乾隆年间番薯开始传至海南岛
2024-04-1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下列表格将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大航海的相关资料进行了对比。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此解读更为全面的是(     
船队性质经费来源航海目的船队成员扮演角色
中国皇朝特遣船队国库支付宣扬国威官吏、士兵、水
手、工匠
外交使者
欧洲私人航海探险队股份公司和私人集
资为主,王室赞助
探险、寻找新
土地、黄金
冒险家、投机商
水手、工匠
殖民者、通商
者、海盗
A.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规模远大于同时期欧洲
B.欧洲的地理知识比当时的中国要更为丰富
C.郑和下西洋体现了中国奉行和平外交原则
D.追求经济利益使欧洲航海活动更具持久性
9 . 下表是关于1400—1800年世界各地区人口变化的统计(单位:百万)
1400年1600年1800年
中国70110330
印度74145180
欧洲5289146
拉丁美洲361019

—摘自[美]埃德蒙·柏克三世《世界史:大时代》


对上述人口变化解读合理的是(       
A.殖民扩张导致亚洲人口变化B.各洲人口变化受世界市场扩展的影响
C.拉丁美洲人口持续减少D.人口迁徙是各洲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3-11-06更新 | 1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东九校2024届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地图,既是某一历史事件发生的空间位置,又是某一历史时期发展的缩影。对下边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A.体现了14世纪西葡为争夺殖民地,矛盾尖锐
B.虚线以西的一切土地属于葡萄牙的势力范围
C.虚线以东的一切土地属于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D.南美洲大部分地区被划入西班牙的势力范围
2023-01-12更新 | 29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