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向整体的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1 . 如图展示的是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等交流的情况,其中①②最适合的名词应该是(     
   
A.①欧洲②亚洲B.①美洲②大洋洲
C.①非洲②美洲D.①新大陆②旧大陆
2023-08-04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为不同阶段资本主义殖民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阶段时间概况
第一
阶段
16世纪开始美洲大部分地区和非洲沿海地区以及东南亚沿边地区被纳入新生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第二
阶段
从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殖民列强通过扩大殖民地和商品市场等方式向西亚、东亚、南美等地区纵深扩张,使亚非拉许多国家和地区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第三
阶段
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洲列强和美国、日本纷纷向海外殖民,通过瓜分全球方式把非洲内陆以及亚洲内陆广大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①第一阶段以掠夺金银和黑奴贸易为主要殖民方式
②第二阶段主要是生产力变革的推动
③第三阶段以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为主要殖民方式
④三个阶段都是资本主义扩张的结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8-04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对这一现象概括最准确的是(     
A.圈地运动B.三角贸易C.商业革命D.价格革命
2023-08-04更新 | 7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世纪之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使近东地区战争连年不断。1453年土耳其人占领了君士坦丁堡,不仅控制了地中海的商业通道,致使北路交通基本断绝。欧洲商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西欧国家组织多次探险,希望找到一条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如果从整体上讲,他们(土耳其人)并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出于他们的声名狼藉的消极和保守主义而增加向东方交通的困难……葡萄牙海外探险先于奥斯曼帝国的崛起,被威尼斯商人和阿拉伯商人排挤的热那亚和佛罗伦萨商人转而支持西葡两国开辟新的航路,因此推动葡萄牙寻找向亚洲的绕好望角之路。

——摘编自王三义《“土耳其人阻断商路说”与西方近东殖民》

材料三   据记载,哥伦布在结束第一次的航海返回西班牙时,玉米被不经意间带回了欧洲,但当时美洲的玉米饮食文化却没有相应地传入欧洲。由于玉米的种收比是小麦的5至20倍,所以16世纪中期,人们开始在威尼斯平原规模种植玉米当作粮食,而不再是观赏作物。到16世纪末人们已用玉米面、小麦粉、还有其他谷类的粉混合烤制面包。玉米从西班牙和意大利两个较早的发源地出发,以扇形阵势向巴尔干地区扩展。从 17 世纪早期,玉米被引种到俄国和周围地区。玉米传开后,欧洲多种作物的轮种开始推行,渐渐取代了传统的冬季休耕的农作制度。18世纪欧洲的小麦价格约等于玉米的两倍,故有学者称,“在十七世纪,尤其是在十八世纪,由于玉米充当农民的主食,小麦就能提供大宗的商品粮”。由于稻米在欧洲栽培很少,故玉米在欧洲慢慢发展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这一点不同于亚洲。它与从美洲传入的其他粮食饲料多用途作物马铃薯、甘薯一起,支撑起近代以来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欧洲人口的快速增长。

——摘编自张箭《美洲玉米初传欧洲论略》等


(1)指出材料一、二对于“新航路开辟动因”的观点存在的分歧。你认同哪则材料的观点,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绘制一个有关玉米在欧洲传播的时间轴(要求:用黑色中性笔作图,包含时空等信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玉米传播对欧洲的影响。
2023-07-04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江津中学等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航路开辟以后,这一地区在“丝银之路”中,逐步形成了一个世界规模的丝绸市场,成为世界性的丝绸贸易中心,这一地区是(     
A.新加坡B.广州C.好望角D.澳门
2023-07-0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6 . 在东南亚,17世纪初,“它以东印度公司为组织形式,逐步占领了跨越非洲和亚洲的诸多重要贸易据点,1619年在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建立第一座城市,并以此为基地在东方编织起囊括台湾在内的庞大商业贸易网络。”材料中的“它”是(     
A.荷兰B.英国
C.法国D.西班牙
2023-07-03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7 . 15世纪后期,西欧形成了一股贵金属热。一位西班牙人说:“我们西班牙人人都受着一种心病的折磨,这种病只有黄金才能治愈。”该“心病”的病因是(     
A.资本主义的兴起B.商品经济的发展
C.殖民扩张的兴起D.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
2023-07-03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长寿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分期能帮助史家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并使读者更易理解世界历史的变化和连续性。无论史家做何种历史分期,都不可避免地要采用某种衡量、筛选历史的尺度或标准,都不能不依赖于某种历史观。如1666年荷兰历史学家霍恩纽斯提出的“古代一中世纪一现代”理论,认为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为古代,中世纪指“黑暗时期”,文艺复兴后则被定义为现代。随着19世纪末欧美军事和经济实力的全球扩张,这一理论得以向全世界传播。

——摘编自李友东《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分期问题探讨》


请就材料中的世界历史分期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正确,解释合理,史论结合,表达流畅)
2023-07-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材料二   农业文明时期生产不发达,各文明之间往往还隔着广大的空间。道路阻隔,交通不便,因而文明的交流特别缓慢。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由于得不到传播,需要各文明地区自己发明。中国造纸术发明于汉代,西传开始于751年怛罗斯战役,从中亚地区传至意大利的那不勒斯用了五百多年,而传到莫斯科,则已经是16世纪晚期了。

材料三   不同时期人类认知中的世界地图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古代文明特点。
(2)根据材料三指出丹维尔1761年图与贝海姆1492年图相比的进步,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07-01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时,罗马帝国的普济主义存在于天主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所有的西方基督教徒都属于天主教会,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民众应该忠于国家这一点是无人知晓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把人们从宗教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现实社会的重要性提高,通过马丁·路德翻译拉丁文《圣经》等方式,作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语言得到普及,进一步使得宗教共同体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体的地位上升。国王的政权依靠市民打培了封建贵族的权力,粉碎了领上制据,建立了巨大的、实质上以民族为基础的君主国,所有居民都被忠君思想联结在一起。1534年英国《至尊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的首领,拥有任命教会各种神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拒绝接受这一法案者以叛国罪处死。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宣称“朕即国家!”

——摘编自李宏图《论近代西欧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等

材料二   随着专制君主制的进一步演化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法兰西民族观念在原有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和完善。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以理性为手段,以“专制之下无祖国”“热爱祖国就是热爱自己”为口号,确立起了未来新型民族国家的理论原则“现代法国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18051859)认为,占领阿尔及利亚有助于法国控制西地中海:更为重要的是,法国人应当在非洲建立一个“欧洲社会”,这将是法国的光荣的“伟大纪念碑。”

——摘编自杨泽章《现代法国民族主义探微一一以托克维尔为例的思考》

材料三   在民族主义的感召和激荡下,从前那种只知有教,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民族主义作为资产阶级进行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和精神武器,是一面革命的旗帜,具有很大历史进步性…但是,民族主义本身却带有不可克服的狭隘性和排他性…正因如此,“当西欧民族国家建成之后,民族主义就转化成为一种带有侵略性的殖民侵略和扩张的学说。”

——摘编自赵文亮《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战争》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原因。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民族主义思想有什么发展?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西方民族主义的影响。
2023-07-0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四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