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由西班牙垄断,以对华贸易为基础,以菲律宾为中转站,从16世纪下半叶绵延至19世纪初的银丝对流贸易。这一贸易
A.反映了大西洋贸易非常繁荣B.有利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C.便利了菲律宾对外殖民扩张D.导致外来商品大量涌入中国
2021-05-02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一中、阳城一中、高平一中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487年7月,王上派遣了一支探险船队,去寻找绕过非洲南端进入印度洋的航路。……船队向东航行了好几天后,他们果然又看见了陆地的影子,不久就抵达莫塞尔湾。”对此段文字解读正确的是
①此次航海的负责人是迪亚士          ②“王上”指的是西班牙国王
③1487年的航行最终到达印度            ④航海活动带有殖民扩张色彩
A.①④B.②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 . 关于“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影响",有不同的说法。西方国家认为是使美洲脱离“野蛮”而进入“文明"时代:拉美人认为是美洲“苦难“的开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评价是“两个大陆的相遇”。这一现象体现出(     )
A.历史记录不可避免夸大其词B.拉美民族强烈的权益保护意识
C.联合国认识问题较客观公正D.史观差异影响对历史结论的判断
4 . 1521年,“维多利亚号”船长因为环球航行获得了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授予的一枚纹章。纹章下半部都是互相交叉的肉桂,周围是3个肉豆蔻和12朵丁香花等香料植物图案,上面是个地球。这枚纹章侧面印证了
A.香料导致西欧市场金银贬值B.西班牙环球航行的经济动因
C.世界各地新物种的频繁交流D.“地圆说”理论的正确性
5 . 英国学者指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后,欧洲的征服者大肆屠杀当地的原著居民,使得大片农田撂荒,生长出了相当于法国面积的森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被大量吸收,导致全球气候变冷。该学者的观点意在说明
A.哥伦布远航美洲的客观进步性被忽视
B.殖民扩张致使被征服地区的气候变化
C.新大陆的发现助推全球环境不断改善
D.美洲社会随着气候变迁到灭顶之灾
6 . (1)指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西欧庄园的性质?
(3)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这三大帝国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2021-04-22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自然辩证法通讯》指出,哥伦布、麦哲伦的探险活动使一些人不再盲从任何金科玉律式的教条与理论,重新绘制世界地图,确立了地理学理论体系的行星地理概念,触发了对地理现象的探源追踪。可见探险活动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B.展现了人类个性解放和冒险精神
C.验证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D.瓦解了天主教会的宗教神学理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新航路开辟的道路上,葡萄牙西班牙两国占据先机,欧洲的其他国家为打破两国的垄断,继续进行海上探险,开辟了北大西洋和南太平洋的海上航线,全球海路大通。关于这些航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英国卡伯特父子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②法国人卡蒂埃发现纽芬兰岛
③俄罗斯人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④荷兰人塔斯曼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③④
21-22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名校
9 . 历史学者认为“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识”是对历史是非曲直的观察、鉴别和判断能力。下列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迪亚士在远洋航行中成功到达了“好望角”
B.西班牙王室支持的麦哲伦实现了环球航行
C.航海家远洋航行中的勇敢精神仍有现实意义
D.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种灾难
10 . 全球海路的开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贸易中的重要性,新兴的太平洋贸易逐渐推动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班牙人开展跨太平洋“大帆船贸易”始于1565年,正值明朝政府开始推行开海贸易政策。西班牙政府每年都派遣满载美洲白银及商品的大帆船,从墨西哥驶往菲律宾马尼拉。这引起把银视为至宝的中国商人的兴趣,努力扩展对菲出口贸易。中国船队所载货物到达马尼拉,即被转装到待航墨西哥的大帆船上。大帆船把盛产白银的美洲和银价昂贵的中国联系在一起,使中国生产的生丝与丝绸大量远销于需求特别强大的美洲市场,西班牙人获得的贸易利润惊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逐渐成世界海上霸主,逐渐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在自由贸易的世界大潮冲击下,以垄断为特色的“大帆船贸易”的地位急剧下降,绵延250年的太平洋“大帆船贸易”遂告终结。

——摘编自张顺洪等著《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帆船贸易”兴起的主要条件。
(2)依据材料,归纳“大帆船贸易”的主要特点,指出“大帆船贸易”衰落的原因。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大帆船贸易”对西欧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2021-10-20更新 | 425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