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世界近代史是世界从分散走向聚合,形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在全球扩张的过程。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新航路开辟中,到过印度洋的是
①迪亚士
②达·伽马
③哥伦布
④麦哲伦的船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2.新航路开辟最本质的影响是
A.商业革命的出现
B.引起了价格革命
C.殖民活动的展开和殖民地人民的灾难
D.促进了封建主义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以下历史事件或历史过程,属于资本原始积累范畴的是
①贩卖黑人奴隶
②推行重商主义政策
③圈地运动
④掠夺殖民地财富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4.工业革命后,资产阶级能够最终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主要依靠的是
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要求的新思想
B.先进的军事制度和先进的武器
C.英、法、美等国家的民主政治制度
D.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
5.以下对17、18世纪的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①人类社会正处在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进程中
②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还处在封建或封建社会之前的发展阶段
③社会主义运动已经成为一股进步的历史潮流
④早期的民族解放运动已在部分地区取得胜利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19世纪中期经济全球化的最大特点是
A.兴起社会主义运动
B.出现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爆发亚洲革命风暴
D.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018-11-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朝阳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考试历史试题

2 . 注重时序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2003年人教大纲版高中历史教材与最新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基本都是按照历史时序进行编排。

从表1到表2,时序阶段划分有许多不同,请指出其中一处明显不同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 . 海洋是沟通的桥梁,也是掠夺的通道。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包括对东南亚地区大规模交往。“郑和下西洋是和平进行的,没有征讨和杀伐……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古人对东南亚地区的称谓)去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元明清卷》)

荷兰通过武力建立了对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统治。英国驻爪哇岛总督莱佛尔斯曾这样描述荷兰东印度公司:“它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指东南亚殖民地土著居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园主人对待他们的奴隶,因为这些种植园主买人的时候还付过钱,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文钱都没有花过,它只运用全部现有的专制机构压榨居民,使他们把最后一点东西都交纳出来,把最后一点劳力都贡献出来。”其结果使印度尼西亚许多岛屿人口遭到灭绝,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高岱等著《殖民主义史·总论卷》)

(1)依据以上材料,分析古代中国与西方殖民者对待东南亚地区的不同方式和不同影响。

材料二据统计,在三个世纪中,西班牙从新大陆共输入225万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在16、17世纪,西班牙总共只有46年是和平时期。财政预算绝大部分是为了军费和还债,而债务又大多是为了战争。

由于实行宗教极端政策,对宗教异端不是处死就是驱逐出境。而宗教异端常在工商业者中发现,据统计,西班牙因此总共损失了50万国民。随着这些能工巧匠被驱逐,西班牙的许多工商业彻底地消失了。

16世纪末期,政府对商品征收重税,某些工业部门因缴税而丧失其产值的40-60%。从此,西班牙不仅丧失了它的国外市场,也丧失了它的国内市场,它已经成了法国、荷兰与英国商品的一个重要的倾销地。

——摘编自覃翠柏《西班牙何以成为“黄金漏斗”》和付正新《试论西班牙17世纪衰落的历史教训》

(2)西班牙在殖民扩张中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16、17世纪却走向了衰落。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其衰落的原因。

2018-01-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传播。“哥伦布交换”比早先的物种交流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与早先的物种交流不同,哥伦布交换涉及了很多根本不同的动植物品种与疾病。因为几千年来,东西半球与大洋洲的物种都是独立地沿着各自的轨迹进化的。欧洲的航海探险在这些生物地域之间建立了联系,引发了物种的交流以及世界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永久性变化。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
小麦、葡萄、马匹、牛、猪、山羊和家鸡从欧洲来到美洲,使得食物和营养的供给速度加快。
美洲的作物在非洲、亚洲和欧洲生根发芽,有玉米、马铃薯、土豆、番茄、美洲辣椒、花生、树薯、番木瓜、番石榴、鳄梨、凤梨和可可——(还有一个不那么有营养的移植品种是烟草)——到了18世纪,在亚欧人的饮食中,玉米和马铃薯的比重大大提高。从西欧到中国的土地上,美洲的豆类提供了蛋白质,番茄和辣椒提供了维生素,并使饮食有滋有味。花生和蕃薯在东南亚热带的土地上疯长,以丰厚的产出支撑着众多的人口。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三
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印第安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些病菌,因此对它们既没有免疫力,也没有遗传抵抗力。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紧随其后的还有白喉、疟疾、流行性腮腺炎、百日咳、瘟疫、肺结核和黄热病。欧亚大陆的病菌在大量消灭世界上其他许多地方的土著居民方面也起了关键作用。这些民族包括太平洋诸岛居民、澳大利亚土著居民、非洲南部的科伊桑民族。
——摘编自贾雷德·戴蒙德在《枪炮、病菌与钢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历史上出现过的其他类似的交流相比,“哥伦布交换”有什么特点?
(2)据材料二指出粮食作物、牲畜交流的路线和主要内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哥伦布交换”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5 . 有历史学家指出:“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此变化源于(     
A.西欧发生的“商业革命”
B.“海上马车夫”荷兰沟通世界
C.蒸汽轮船用于远洋航行
D.葡萄牙和西班牙支持的海上探险
6 . 《全球通史》中记载:葡萄牙人掌握了当时最先进的地理知识,确信地球比哥伦布认为的还要大,因而拒绝资助哥伦布……哥伦布的伟大发现最初看来像是一个重大失败。数千名冒险家前往西印度群岛,令人扫兴的是只找到少量黄金。然而,美洲大陆的发现的确引起了具有伟大意义的直接反应,它促使葡萄牙人环航非洲,由海路直接抵达印度。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哥伦布航海因未获得黄金而失败B.冒险家的狂热情绪因此而消失
C.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上竞争激烈D.西班牙王室没有因此获得好处
7 . 下列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引起了商业革命
②引起了价格革命
③使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以国别和种族为主的地域性历史开始逐渐演变为相互交流、影响和融合的世界历史
④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
⑤欧洲国家开始了早期殖民扩张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2016-11-21更新 | 5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省新兴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黄邦和在《通向现代500年》中说:“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有人类的地方就应该有基督教……。15世纪葡萄牙的亨利王子沿西非的海岸线南下,教皇任命他为骑士团长,并拔给他巨额的资金供他在西非传教……。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世俗的要求罩上了神圣的光环。”作者意在说明
A.葡萄牙扩张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教会的宗教目标
B.传播天主教是早期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之一
C.天主教会为欧洲资本主义扩张保驾护航
D.基督教会的推动是殖民探险活动兴起的根源
2016-11-21更新 | 3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秋季期中联考历史试卷
9 .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于1522年9月6日完成第一次环球航海”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入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由此我们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A.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随意性
B.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互相矛盾
C.对历史人物的价值判断具有相对性
D.纪念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够客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