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格劳秀斯在著作《论海上自由》(1609年出版)中,驳斥了葡萄牙人以他们曾最早横渡印度洋为理由而拥有印度洋的主权,论证了“海洋自由”的原则,抨击葡萄牙对从欧洲到东方的海上贸易路线的垄断。格劳秀斯的主张(       
A.体现工业资产阶级需求B.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
C.挑战了传统的海洋理论D.使近代国际法得以发展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第一中学高三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名为“明武略将军太仓卫付千户尚侯声远墓志铭”。周闻,本姓尚,字声远,太仓卫武官,生于安徽合肥,死后葬于太仓,曾连续参加了郑和船队第三至第七次下西洋,因出海有功由卫百户升任副千户。该墓志铭五十一厘米乘以五十一厘米见方,厚十一厘米,铭文正楷小字,全文28行,满行27字,共669字,记载了周闻的一生经历及勋业,特别提到了周闻五次下西洋活动的日期,即永乐七年、十一年、十五年、十九年和宣德六年,其中永乐十九年载,“中道取回”。永乐二十二年尚有一次筹划中的远航,但因“仁庙(仁宗)诏停止之”而没有进行。

材料二   

长乐《天妃碑》全名为《天妃灵应之记》碑,又称《天妃之神灵应记》碑,俗称“郑和碑”。大明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和副使太监李兴、朱良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长乐以等候季风开洋,在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之后,镌嵌《天妃灵应之记》碑于南山宫殿中。碑以黑色页岩为料,高1.62米,宽0.78米,厚0.16米。碑额书有小篆“天妃灵应之记”六字,其中二字残损。字框的上端及两侧阴镌线刻如意云气纹,顶端正中涌出一轮圆月,石碑正文四周镌刻着缠枝蕃莲花纹。正文楷书直下计31行,首行68字,全文共1177字,除9字磨损外,尚可完整辨识。碑文记述明永乐三年至宣德六年(公元1405年—1431年)间,三保太监郑和奉使统率远洋船队百余艘,以先进的航海技术七次下西洋的经历。

(1)比较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价值的异同。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比较郑和航海与新航路开辟的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有学者认为,新航路开辟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国家和个人“发财梦”相交织,共同打造重商时代的一次对东方世界的再探索。该学者意在强调新航路开辟是为了(       
A.积累资本B.攫取财富C.寻找市场D.探寻东方
2024-06-06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江苏省徐州,南通等市高三高考考前打靶卷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部分学者关于新航路开辟影响的论述。这表明(     

学者

论述

斯塔夫里阿诺斯

欧洲人的发现导致新的全球性种族分布,人类种族的混合必然伴随着动
植物的相应混合,整个世界都卷入了这种交流

恩格斯

欧洲人从美洲运出的大量财宝以及总的说来从贸易中取得的利润所带来
的后果,是旧贵族的没落和资产阶级的产生

艾尔弗雷德

天花横扫拉普拉塔(阿根廷城市),带走数以千计印第安人的性命……疫
病击倒了领导人物,也破坏了原有的权力替换正常过程
A.史观差异影响历史评价B.史学素养制约历史研究
C.历史结论难以达成统一D.历史解释的随意性较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中叶开始,太平洋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贸易逐渐汇聚成区域性的海上贸易活动,以丝绸、瓷器为代表的中国商品和以美洲白银为代表的交换货币迅速融入太平洋贸易体系,推动了太平洋地区航路探险、人员交流和农产品交换等活动的深入开展,促进了太平洋贸易网和印度洋贸易网深度融合,扩大了海上丝绸之路“西向航线”(深入印度洋)和“东向航线”(横跨太平洋)的范围,形成太平洋丝绸之路。在明朝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之后,传统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受到较大影响,而整体成形较晚的太平洋丝绸之路正好续接此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材料二   16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中国与拉美主要借助马尼拉帆船贸易,开辟了“太平洋丝绸之路”,一度畅通了中国经过菲律宾与美洲的自由贸易。但是好景不长,这一贸易冲击了宗主国西班牙原先在美洲的贸易,且导致美洲白银流向亚洲国家。因此,从1593年开始,西班牙便颁布了一系列法令,除了对与中国的贸易做出了种种规定之外,还对大帆船贸易进行了限制,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贸易垄断体制。由于贸易垄断本身的弊病,再加上其他西方国家的挑战,最后导致大帆船贸易的终结。

——摘编自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垄断体制的建立及评价》等

(1)分析太平洋丝绸之路兴起的背景。
(2)评析西班牙与中国在太平洋丝绸之路中的角色。
2024-06-0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忠源纪念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认为,通过西地中海港口的开普航线取代了通过东地中海港口的古老贸易路线,取代时间并不是在15世纪葡萄牙人到达印度,而是在17世纪初荷兰和英国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新型商业组织冲击欧洲贸易格局B.传统商路贸易依然占据重要地位
C.葡萄牙海上霸权遭到英荷的抵制D.新航路开辟引发了欧洲价格革命
2024-05-31更新 | 22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临考预测历史押题密卷A卷
23-24高三下·西藏拉萨·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在当时的欧洲,鸦片、樟脑、树胶等都是重要药材,药剂师们会在瓷药瓶上标注“阿拉伯”或“印度”等代表东方的字样,而病人主观上会觉得它们药效更好,于是,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的商人便充当起阿拉伯人与欧洲人的中间商,在转运贸易下,这些商品在欧洲市场上的价格极高。这种现象(       
A.刺激东西方新航线开辟B.说明阿拉伯人是东西贸易桥梁
C.表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反映出新的商业贸易中心出现
2024-05-29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497年,纽芬兰岛被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并命名。之后,英国宣布纽芬兰为其殖民地,并将纽芬兰渔场丰富的鳕鱼资源出口至欧洲,获取了巨额财富。这说明北美渔场的发现(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习惯B.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
C.使欧洲人发现了亚洲航路D.使渔业成为新兴产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15~16世纪,“全球仍是一个碎片化的世界,欧亚大陆、非洲、美洲和尚未为人所知的大洋洲,在整体上延续着此前漫长时期的状态。即便西欧,也是更多地保留着‘中世纪’的状态。”因此将该时期视为是一个更接近“古代”而不是“现代”的过渡阶段。该学者强调(     
A.需重新审视地理大发现的作用B.历史时期的划分难以形成定论
C.中世纪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深远D.需转换视角再认识该时期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3世纪末14世纪初,《马可波罗行纪》在欧洲风靡一时,书中描述:“中国都城中,皇宫的宫墙、天花板、墙壁涂满了黄金和白银,皇帝甚至用金砖盖宫殿,用厚厚的黄金铺地板,连窗户上都镶嵌着钻石和珠宝。”这些描述及传播(     
A.真实反映了东西方经济差距B.增强了冒险家传播宗教的热情
C.成为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动因D.开启了东西方建立联系的时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