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 道试题
1 . 图一、图二、图三是三个历史时期(14世纪前后、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的世界贸易图,观察三幅地图,完成下列要求。

根据图一、图二、图三反映的信息,判断与此对应的时期,并说明理由。(要求:判断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三角贸易是指一个牵扯到三个区域或港口的贸易名词。它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世界市场的扩展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以下三幅图依次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初期、17~18世纪、19世纪前中期不同地区的三角贸易情况:



(1)结合图甲和图乙,提炼一个主题并简要说明理由。
(2)结合图甲、图丙和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时期的三角贸易对中国带来的不同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1500年前后,欧洲人一不小心,打通了世界的“任督二脉”。

——摘编自《半小时漫画世界史》

材料二   哥伦布于1492年进行了一次著名远航,这次远航所带去的传染病造成了一场真正的大混乱。传染病在欧洲的环境中也很危险。一经释放,这些欧洲人携带的传染病就为新大陆的居民们带来了灭顶之灾。加勒比海群岛的阿拉瓦人和他们陆地上的同胞被天花.麻疹.流感和斑疹伤寒攻击并遭到感染。

——摘编自[英]菲利普·德·索萨《极简海洋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欧洲人打通世界的“任督二脉”所指的事件及其发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
2023-04-25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版纲要下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单元测试2)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葡萄牙人在非洲海岸、印度和整个远东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驳倒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发现海岸时刻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摘编自恩格斯《论封建制度的瓦解和民族国家的产生》

材料二 (日本)据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摘编自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材料三 美洲和东印度航路的发现扩大了交往,从而使工场手工业和整个生产的发展有了巨大的高涨。从那里输入的新产品,特别是投入流通的大量金银(它们根本改变了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劳动者),冒险的远征,殖民地的开拓,首先是当时市场已经可能扩大为而且规模愈来愈大地扩大为世界市场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热衷于开辟新航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洲和东印度航路”开辟的史实(主要人物及航路),以及其所产生的影响。
5 . 通过比较的方法学习历史,更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大势。

材料一:


材料二:8世纪前后的商业贸易网和15世纪前后的商业贸易网。




(1)人类自进入文明以来,各国通过特定的制度实现社会治理。依据提示,选择相关制度完成演示文稿,请填写字母。
(2)随着不同区域文明交流的扩大,世界格局也随之改变。请根据要求,在上述文本框中填写相应内容。对比材料二中两幅地图的信息,指出欧洲贸易中心的变化,请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金、香料、珠宝是西班牙人和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另一个重要动因。《马可·波罗行纪》中关于中国与日本的财富无穷的神话在当时的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的无限遐想。

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哥伦布海外冒险的动力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船队每到一地,都要先向当地的国王、酋长宣读明朝皇帝的诏书,赠送珍贵的礼品,然后用所带的瓷器、丝绸、麝香、铁器和金属货币,交换各国的珍珠、宝石、香料及珍禽异兽,还同当地人分享中国的历法、图书、冠服、乐器、度量衡器、种植技术等。许多国家在郑和访问后,都与明朝建立起邦交和贸易往来,部分国家的使团甚至搭乘郑和的船只来“朝贡”。有一次随船队到中国的各国使臣竟达1200余人。满剌加、苏禄、浡泥的国王还亲自到中国朝见明朝皇帝,以表达对中国的友好感情,其中苏禄和浡泥国王在中国期间不幸病逝并葬在中国。

材料二   陛下应该下决心让他们成为基督徒,我相信只要开始做,就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为西班牙赢得大批主的皈依者、广大的领土和巨大的财富以及他们所有的人。毫无疑问,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量可观的棉花…

——哥伦布《航海日志》(1492年11月12日)

1519年,西班牙人科尔特斯带着600人、17匹马、10门大炮到达墨西哥,用三年时间征服了富庶的阿兹特克帝国。金字塔、庙宇和王宫都被夷为平地,拆下的石头被用于建造西班牙政府大楼和教堂。阿兹特克人也因杀戮和感染欧洲人带来的病毒而大量死亡。美洲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系解体了,取而代之的是欧洲人的宗教、语言、文化和政府。

材料三   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郑和与哥伦布航海活动目的有何差异,二者处理不同文明差异的模式有何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中西方处理世界不同文明差异方面的不同模式。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为了获取充足的生存资料,一方面,通过殖民掠夺,使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动、植物原料被带回欧洲,如玉米、土豆等。另一方面,欧洲人还将自己本土的一些动、植物带到殖民地,大量生产,以弥补欧洲食物原料供应的不足,如:变种小麦。在1750年至1850年,小麦逐渐取代了其他谷物的地位,引起了欧洲真正的食物革命,白面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和地位的象征,也不再是穷人奢望的食品。所有这一切促使欧洲人对食物原料的开发与利用趋于世界化。

——摘编自《欧洲饮食文化的新篇章》

材料二   (美国)教科书的第一个错误是淡化先前探险家的重要性。1492年之前,其他各大州就有人多次到达美洲。哥伦布的重要性首先可归因于欧洲形势的改变,而不是到达了一个“新”大陆。在众多被教科书遗漏的重要因素中,首先是军事技术的进展。1400年前后,欧洲统治者开始使用大型枪炮并学会在船上装备它们。欧洲连续不断的战争助长了这种军备竞赛,而军备竞赛又导致射击、军事演练以及围攻技术的发展。关于哥伦布的动机,史料讲得极其清楚,但是大多数教科书在描述哥伦布时,并不敢说追逐财富是他们来到美洲的动机。

——摘编自【美】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

材料三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变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如由于欧洲传来的天花等疾病,美洲人口大量减少;非洲出现跨大西洋的奴隶贸易,远至澳大利亚,则是长期存在的文化和语言的毁灭。

——摘编自【美】R.R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至1870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食物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历史教科书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上存在错误的依据。
(3)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途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当年麦哲伦遇难的地方,菲律宾马克坦岛北岸,建有一座奇特的纪念亭,亭中耸立着一块石座铜碑。碑的正面,载有这样的文字:


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在这块墓碑的反面,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摘自《青年博览》


(1)曾经的敌人处于同一块墓碑的两面,这种现象是否自相矛盾?为什么?
(2)麦哲伦船队实现环球航行以前,人类航海史上还有哪些远航活动?
(3)简要分析欧洲人在15、16世纪能够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

10 . 材料   麦哲伦第一次环球航行历经艰辛。他出发时有5条船,在穿越南美洲最南端的海峡时损失了两条船,横渡太平洋用了80天,这期间船上的淡水和给养都严重不足。一位船员记述了他们在航行期间的苦难:“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我们不得不喝的水是同样恶臭、令人作呕……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在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由于食物和淡水严重不足,许多船员得了坏血病,在太平洋上航行期间,共有19人死于此病。到达菲律宾后,麦哲伦死于与当地人的冲突,还损失了一条船。剩余的两条船在收购香料后返回时,一条被葡萄牙人捕获,最后仅有破损严重、水手严重减员的“维多利亚号”经印度洋和非洲于1522年9月3日返回西班牙。


问题依据材料,概括麦哲伦船队第一次环球航行所经历的艰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