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1 . 历史上,人口增长、削减、迁移、流动对社会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图是中国历代人口规模图

材料二:19世纪二十年代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方沿海某乡居民生活情况统计表(单位:人)

材料三:17世纪晚期英国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英国的牧师、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98年发表了《人口论》,他描绘了英伦岛国人口膨胀的可怕前景。……他认为,生活资料按算术级数增加,而人口是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因此生活资料的增加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是自然的、永恒的规律(这被称为“马尔萨斯陷阱”)。只有通过饥饿、繁重的劳动、限制结婚以及战争等手段来消灭社会‘下层’,才能削弱这个规律的作用。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概括鸦片战争后该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17世纪后的200年间的英国和1978年底以来的中国,分别是如何安全绕过“马尔萨斯陷阱”的。
2 . 从15世纪末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欧洲殖民者在美、亚、非洲的殖民扩张,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打破了世界各地区间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19世纪中期起,英国和欧美各国先后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方式拓展了人类生存和活动空间,刺激了人们追求利益的欲望和不断扩大再生产的需求。工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生产力,突破了世界各地自然经济的防线,把全世界都囊括进市场经济之中,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整个世界连成一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世界近代历史影响深远,请回答以下问题:
(1)简要分析新航路的开辟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请你谈谈工业革命是如何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
(3)简要评价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2016-11-18更新 | 54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2012学年吉林省油田高中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卷

3 . 海洋是沟通的桥梁,也是掠夺的通道。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包括对东南亚地区大规模交往。“郑和下西洋是和平进行的,没有征讨和杀伐……自郑和下西洋后,中国到南洋(古人对东南亚地区的称谓)去的人日益增多,把中国进步的生产技术和手工业品带到南洋各地,对南洋的开发起了巨大的作用。”

(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元明清卷》)

荷兰通过武力建立了对印度尼西亚的殖民统治。英国驻爪哇岛总督莱佛尔斯曾这样描述荷兰东印度公司:“它一心只想赚钱,它对待自己的臣民(指东南亚殖民地土著居民)还不如过去的西印度种植园主人对待他们的奴隶,因为这些种植园主买人的时候还付过钱,而荷兰东印度公司一文钱都没有花过,它只运用全部现有的专制机构压榨居民,使他们把最后一点东西都交纳出来,把最后一点劳力都贡献出来。”其结果使印度尼西亚许多岛屿人口遭到灭绝,成为一片荒芜之地。

(高岱等著《殖民主义史·总论卷》)

(1)依据以上材料,分析古代中国与西方殖民者对待东南亚地区的不同方式和不同影响。

材料二据统计,在三个世纪中,西班牙从新大陆共输入225万公斤黄金、1亿公斤白银。在16、17世纪,西班牙总共只有46年是和平时期。财政预算绝大部分是为了军费和还债,而债务又大多是为了战争。

由于实行宗教极端政策,对宗教异端不是处死就是驱逐出境。而宗教异端常在工商业者中发现,据统计,西班牙因此总共损失了50万国民。随着这些能工巧匠被驱逐,西班牙的许多工商业彻底地消失了。

16世纪末期,政府对商品征收重税,某些工业部门因缴税而丧失其产值的40-60%。从此,西班牙不仅丧失了它的国外市场,也丧失了它的国内市场,它已经成了法国、荷兰与英国商品的一个重要的倾销地。

——摘编自覃翠柏《西班牙何以成为“黄金漏斗”》和付正新《试论西班牙17世纪衰落的历史教训》

(2)西班牙在殖民扩张中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16、17世纪却走向了衰落。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其衰落的原因。

2018-01-0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101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菲律宾马克坦岛上航海家麦哲伦遇难的地方,有一座纪念亭,亭中立有一块石座铜碑。碑的下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般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拉普拉普。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
(1)纪念碑正面和背面镌刻的文字都包含着对逝者的价值评价,其依据有何不同?这种评价差异反映了价值判断的什么特点?
(2)从这座奇特的纪念碑,说明文明遗址保护的文化意义。
2016-11-27更新 | 375次组卷 | 4卷引用:2011-2012学年度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上学期五调考试历史试卷
5 . 历史的记忆对于历史,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各种各样记忆的方法,用时间轴记录历史事件是一种较为普通而有效的方法,以下是三个时段的时间轴。

(1)举出以上三个时段中中国与欧洲各一件你认为最重要历史事件。
(2)在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这一时段中中国与欧洲分别留下了哪些对各自历史影响的历史遗产?

2019-09-03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王,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他们皈依我们神圣宗教的经验,但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

——哥伦布《航海日志》

材料二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在此之后,我回到卡斯提,觐见王上,而国王依据我的陈述,命令我进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发现,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主宰赐福。我在那绵延六百里长的小西班牙岛(指海地岛)得告成功,我征服该岛并使它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言》

材料三陛下可以统治此间。……人们可在这里获得黄金……但我认为陛下最好不采用掳掠的方式去取得黄金,如若采用公平交易的方式,则诽谤和诬蔑便可避免。如此,所有的黄金便会万无一失地源源进入陛下的财库中。

——《哥伦布致西班牙国王和王后书(1503年)》

(1)哥伦布为什么“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

(2)材料一所述西班牙君主派哥伦布前往东方的目的是什么?从材料二、三看,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

(3)你怎样认识材料三中的“公平交易”?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1世纪以后,随着工匠和商人在古代市镇的重新定居,中世纪的商业城市重新发展起来。城市的发展使劳动日益专门化,后者反过来又导致手工业和贸易的急剧扩张,吸引更多人口聚集到城市。在意大利诸城市中,威尼斯较为独特,它没有广大的农业土地环绕,其居民依靠商业为生。到13世纪,威尼斯商人在君士坦丁堡、亚历山大里亚、开罗等地建立了大型的居住区,他们用盐、葡萄酒、毛织物和皮革制品来交换香料、丝绸及其他商品,并将它们销往欧洲其他地区。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市民的实力已经发展到足以抵制封建领主的要求并自己支配城市事务的地步。经过长期斗争,威尼斯人最终获得了包括选举总督、司法独立、组织行会等一系列广泛的自治权利。
——摘编自(美)布莱恩·蒂尔尼等《西欧中世纪史》
材料二
临安是南宋大城市的一个缩影。南宋末年,临安人口大约有124万,其居民需用的米、菜蔬、食盐、布匹等杂货,多从外地运来。临安手工业发达,城内外住着大批“工役之人”;他们生产的手工业产品,不仅在市上出售,也运销到外地。城内自大街到坊巷,大小店铺“连门俱是”,买卖昼夜不绝。商人按照行业组成商行,临安市有四百四十行,如布行、冠子行、销金行、鱼行、蟹行等。商行不仅是商业组织,也是官府进行管理的途径。
——摘编自范文澜、蔡美彪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当意大利在政治和经济上还是四分五裂的时候,其他欧洲国家已经逐步成为君主统治的统一国家。意大利的富庶与虚弱吸引着充满雄心壮志的各国君主,自1494年法王查理八世入侵起的一系列战争使得它面目全非。虽然各城市最终得以复兴,但是它过去曾引以为傲的工商业已经无可避免地衰落下去。
——摘编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尼斯与临安城市生活的异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威尼斯与临安最终未能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上实验班第三次月考文综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得要分水岭。此后的几百年间,怀揣着“财富梦想”的远洋航行、充满“血与火”的殖民扩张、伴随着蒸汽、电气和信息的技术革命,国家间的相互竞争不断加剧,民族间的相互对话不断加强,孤立的世界逐步融合为一个整体。

根据所学知识,围绕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概述世界从“孤立”走向“整体”的过程。

9 . 阅读材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

材料一:汉代丝绸之路(上)与宋代丝绸之路(下)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不同。

(3)对材料三中欧洲殖民主义的做法加以评价。

2017-07-0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7年春季高二(历史)期末试题

10 . 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摘编自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单列举伊比利亚半岛国家的远航尝试,并概括其积极影响。
2019-04-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