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球航路的开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8 道试题
1 . 从世界历史角度来看,西班牙和葡萄牙人推动的大航海给世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而中国郑和下西洋在时间线上比西洋人早了数十年啊,但是为什么产生的效果却和西洋人截然不同呢?导致反差的根源是(     
A.东西方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B.统治者治国的指导思想
C.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D.中西方君主专制统治的程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5世纪的欧洲,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变化:“家世和出身不再发生影响,除非和有闲及继承来的财产联系在一起”“追求充满活力的群居生活或家庭生活,乃至纷乱和冒险的生活”。该变化(     
A.摧毁了欧洲宗教神权B.得益于新航路的开辟
C.催生了新的民族国家D.迎合新生产关系需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世界历史,我们看见两条线,一条是横线,一条是纵线。横线是从分散到整体的运动趋势,终结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纵线是从低级到高级的社会发展,文明在发展中持续升华。历史运动的真实却是横向和纵向交互发展,横向发展和纵向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单纯的横向和单纯的纵向都不完整。

——摘编自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参照材料中的观点,结合世界历史的相关内容,阐述历史发展中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要求:围绕具体史实阐述,突出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史实准确,观点正确,表述清晰。)
2024-03-15更新 | 333次组卷 | 6卷引用:2024届云南省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一般认为,奥斯曼帝国阻断了传统的东西方商路,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寻求开辟新航路的重要动因之一。有学者对这一长期流行于中外学术界的看法提出质疑,认为在葡萄牙、西班牙开辟新航路的时候,奥斯曼帝国还没有扩张到阻断东西方传统商路的程度。但也有学者指出,奥斯曼帝国自1299年建立以来,不断扩张,其扩张经历了几个世纪,的确会对传统的东西方之间的陆路商贸路线构成威胁,并使能够经过陆路通道到达西欧的东西方商品价格奇贵。这说明(     
A.西方学术界垄断历史话语权B.学术争议因立场不同无法解决
C.历史解释应进行多角度分析D.历史研究应尽可能多掌握史料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某种意义上说,香料改变了人类历史。香料改变了人类的饮食习惯,让食物更加可口、更容易保存;香料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出美丽、优雅与浪漫;更重要的是,香料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之一,直接促成了跨国贸易、远洋航海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为了香料的原因,财富聚了又散,帝国建了又毁,以致一个新世界由之发现。”

——据赵薇《香料:从历史传奇到今日繁荣》

材料二   18世纪)普瓦夫尔移植香料实验成功后,香料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不再稀缺。自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各地物品涌入欧洲,人们饮食有了更多的选择。时代和欧洲人口味的变化,使香料渐渐归于平淡,失去了以往在医学、社会和宗教上的魅力,变成了一种异域的、颓废的、不相容的物质。没有了丰厚的利润,香料群岛也失去了往日的繁荣景象。一切的一切表明,香料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摘编自传奇翰墨编委会《香料之路:海上霸权》

(1)根据材料一,指出“香料如何改变了人类历史”?
(2)简述材料二中“香料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的原因。
2023-04-14更新 | 278次组卷 | 5卷引用:吉林省延边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基础训练(三)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末,美洲大陆逐渐被欧洲认知。在欧洲人看来,这个被命名为美洲的大陆,能看见的所有事物——土著的生活、动物的种类等,一切都和欧洲、非洲、亚洲不一样。那里有多样的物种、丰富的黄金矿藏。在进入美洲大陆的欧洲人眼中,土著缺乏宗教信仰,生活十分原始,没有科学,没有文字,除了一些绘画中保留着晦涩不清的记忆以外,他们没有自身的历史记载。当时欧洲人编撰的有关美洲的文本,尽管编著者职业不同,国籍不同,但他们都将战争的起因归结到美洲土著身上。白人总是表现得彬彬有礼、友好:而土著人则十分奸险,不断制造出抢劫和谋杀。随着土著与白人战争的进行,土著们又变得像妇女般懦弱不堪,成百上千的土著总是敌不过几个白人。新世界的某些现实也刺激着欧洲人,他们发现古典史学家对人类文明的描述,不能够说明欧洲人在美洲所发现的文化,甚至有人怀疑基督教是否为唯一正确的宗教?

——摘编自何文华《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建构的“美洲形象”》

(1)根据材料,概括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建构的“美洲形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对“美洲形象”的建构。
7 . 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向印度远航时,运用了海上迂回原则,顺着信风向西南驶入大西洋,直到接近巴西海岸;再乘上盛行的西风扬帆东行,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见如图)。达▪伽马远航的成功,得益于(     

   

A.航海知识的进步B.地理大发现的扩展
C.造船技术的发明D.东西方交流的密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哥伦布通过计算,错误地认为从西欧到日本的距离不足3000英里,向西航行是欧洲到达亚洲的捷径,在他的再三请求下,西班牙王后出于对地理的无知和对财富的渴望,接受了他的计划,哥伦布得以西行。材料主要说明(       
A.当时人们不相信地圆学说B.新大陆的发现具有偶然性
C.西班牙中央集权制度形成D.西班牙同葡萄牙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葡萄牙亨利王子(1394—1460)在世期间,在葡萄牙西南海岸的萨格拉什创办航海学校,培训本国水手;设立专门研究航海技术的观象台,广泛收集地理、气象、造船、海流等方面的文献资料;聘请热那亚和加泰罗尼亚等地的航海人才为师。这些措施(     
A.促使葡萄牙成为殖民霸主B.为新航路开辟准备了条件
C.旨在发展本国的海事教育D.推动了葡萄牙的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到中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如果不存在从中世纪以来就形成的东西方贸易失衡及其对东方商品的强烈需求,西方绝不可能在15世纪里发动地理大发现。”这句话表述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新航路开辟B.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的联系
C.欧洲人渴望去东方实现黄金梦D.科学技术发展支持新航路开辟
2022-07-27更新 | 591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虞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